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准球场和崎岖小路

(2011-06-27 00:40:58)
标签:

毕业晚会

谢师宴

孔子

尊师重道

标准球场

教育

分类: 广外专题

      何光顺/文

某校07级毕业班同学马上就要离校了,明晚就是毕晚聚餐。老师们犹豫了:参加还是不参加呢?这是一个问题!应该参加,因为已经有很多毕业班学生邀请了!不应该参加,因为直到毕晚前的一天为止,大家都还没收到学院官方的正式邀请函。中国的问题是这样的,一般以官方的确认为准,那种学生出于个人感情的民间私下邀请是不能算数的。

又恰逢毕晚前晚上,有几个毕业班学生和几位老师小聚,S老师和K老师为此问题争论了起来。争论起因于同学又邀请S和K参加明天的毕晚聚餐。S老师问起K老师是否收到官方邀请函,K还未收到。现在这类邀请都是群发教师公共邮箱的。虽不正式,但可以理解,至少从市场经济的节约原则看,这是合理的!关键是到今天上午为止,S老师多次打开邮箱,也没发现这宝贝邀请呢!

S说:“奇怪了!直到今天上午为止,我都没收到学院的官方邀请函!这似乎不太合理。”

K说:“可能是学院经费紧张,今年不邀请教师参加了。”

S说:“经费再紧张,那也不至于不邀请老师吧?”

K说:“那可能就是不想让老师参加了呗!”

S说:“如果真这样,就很不像样子。毕业晚会至少名义上也是谢师宴!不邀请老师,那连这最基本的形式都没有了!”

K说:“你还重视这表面的东西干啥?我都不在乎了!”

S说:“那可不好!虽然尊师重道的精神丢失了,但如果那礼仪保持着,也总还是好的!”

K说:“这学院的事情我们就别操心了!”

S说:“这不仅是学院的事情,而且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问题。简单地说,既名为毕业晚会聚餐,又为谢师宴,那至少应该由毕业班年级代表或每个班学生代表邀请曾经给他们上过课的专业老师。对于没上过课的专业老师以及学院领导,由学院官方统一邀请就比较合适。学生对老师的感谢,不当由官方来代表!”

K说:“当代社会奉行谁出钱,谁作主。或谁有权,谁作主!既然学院出钱,就当作主,我们也不用纠结了!”

S和K原来颇多契合,然在这方面分歧颇大。K是持现代的民主平等理念,只视教师为职业。S却是古代文学或传统文化出身,颇在乎传统礼仪。S认为,礼仪是保持精神的有效形式,即使精神丧失,如果礼仪还保持着,那精神至少也还有复活的可能。

S不仅想起了至圣先师孔子的话: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干肉也,即男子十五岁弱冠的拜师礼。孔子“十五岁而志于学”,大约即弱冠之年提着干肉去拜师吧。他开办私学以后,或许来求学的弟子们也要行这拜师礼了。孔子是爱这腊肉吗?却不是的啊!因为那不过是一个礼轻仁义重的仪式呢,是表明弟子的谦恭和虔诚的呢。

    S还想起了孔子和有生意人精打细算脑袋的子贡的一次关于“礼”的争论: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饩羊,告朔之礼也,鲁文公时久废。其后虽不告朔,但每月初一仍由有司送一只饩羊供奉祖庙。精明的子贡认为,告朔礼既不举行,又何必费羊?孔子认为,子贡只爱惜羊,却不知礼的深意。因为礼仪是保持精神的形式,即使徒有其表,那这形式至少还保持着精神复活的可能条件呢!

当今毕晚聚餐兼有谢师宴,似乎即鲁国的“告朔之饩羊”或孔子的“束脩礼”呢!尊师重道的精神没有了,但那礼还保存着!当今在乎这礼的人已经不多了。S想自己又何必在乎呢?

S很惆怅!他赞同K的教师乃职业说,同样认为在人格和法律上师生是平等的,但却又坚持老师特别是人文老师不当放弃传扬道的使命,应当肩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当然,每个老师都给出路,路多了,学生们就有了上路的可能。S只怕老师们失去了开辟路的能力,只害怕那些职业教师们都擅长凿出标准足球场,而后异口同声地告诉学生:

 

    大家就围绕球场跑吧,这就是你们的路!

 

S很感伤!他不仅担忧老师们丧失了开辟路的能力,而且担忧学生们习惯了标准球场,热爱上了那些给他们营建标准球场的职业教师,以致于不愿跑到球场以外,不愿跟随那些将他们引向高山和大海的导师。当然球场外的路是崎岖的,不是每个学生看见了就喜欢前往,但至少这些路不当被标准球场上那娱乐型和搞笑型的技师更遮蔽。

为此,S和Y老师发生了更尖锐的对话。S觉得自己那么不留余地的批评Y老师,也有失厚道。然而,他却仍旧那么尖锐而犀利地以狂风和海啸的形式打击Y,他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对于Y只重视技术和娱乐型教育的厌憎,S其实蛮喜欢Y的为人低调的风格,Y从来默默做自己的事业,Y是非常有实力的带给学生很多收获的职业型老师。然而,S痛恨这所学校的技术化,痛恨所有老师都朝着技术化和娱乐化方向前进,他不过是要借着打击Y,去告诉一部分学生,其实还有另外选择的可能。

S是孤独的,他在生活中很开朗,永远活得那么年轻,永远有那么多朋友,然而,S知道,在不断往高山和大海前进的崎岖的路上,很多跟随者却掉下了,退回去了,他继续前行,人越来越少!S知道,他只要坚持,执着地不断从球场带走那些厌倦了球场的人们,总会有攀越山巅和到达大海的勇敢者!尽管自己不一定到达,但S仍旧高兴!

那些看见大海的辽阔和高天的湛蓝的勇敢者,不一定能记得S,但S知道,因为有很多S的努力,这个世界终将会因为他们而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