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山论道:为什么我们需要韩寒?(四)

(2011-05-23 22:56:16)
标签:

韩寒

鲁迅

独立

公民

文化

分类: 当代作家

           广外中文  汉语言文学09级  吖才

很多人讲韩寒跟鲁迅没有可比性,我不赞同。但我觉得花工夫比较韩寒跟鲁迅也没有太大意义,二者的相似性更多只是表面的,诸如写杂文关注社会现实等。

韩寒跟鲁迅有本质的区别。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鲁迅的基调基本是悲观的,越来越悲观;而韩寒开始是玩世不恭,后来则是以一种乐观的姿态来调侃社会抨击流俗。

但韩寒的姿态也引起不少争议,主要是韩寒喜欢写一些网络热点话题,而且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文字游戏,却不去触及体制底线,因此被不少人讥为投机取巧。更有外国媒体称这是韩寒与中共达成的默契,不过也是无稽之谈。

鲁迅讲,油滑是创作的大敌;但中国人做文章也有普遍的缺点,太乏味。韩寒评价许知远的文章有些乏味,批评中国人觉得越乏味的东西越有深度;他骂巴金、矛盾、冰心的文采不好。他确实有资本骂,因为他写的东西很好看,至少年轻人爱看。很多年轻人不喜欢鲁迅,常常是因为鲁迅晦涩的遣词造句。韩寒之所以骂,是因为他想写好。

鲁迅旧体诗做得很好,散文诗也好。韩寒应该不会作诗,他非常讨厌新诗以及现在所谓的诗人。尽管他的观点很多靠不住,但大多数人在抨击他观点幼稚的同时,没有体会到韩寒的言外之意是不满现在的中文写作。在当今青年受众这一点上,鲁迅那半文不白的文字是没法比的。

为什么韩寒值得学习,因为他能够自我保护又不丧失人性底线以及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现在的青年学生常常是要么漠不关心,要么飞蛾扑火,韩寒对此有过表白:现在还不到时候,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去年韩寒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把酒言欢言无不尽》,提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其实就是标题里所讲的。他说,要看到权力被关在笼子里;我补充一句,还有看到青年人可以摆脱社会设置的各种牢笼。我为什么这样讲呢,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过韩寒在香港台湾出版的杂文集。香港出的是《漂移中国》,我没有买,但我看了台湾出版的杂文集,叫《青春》。这个标题应该是韩寒自己定的,目录大概也是他自己定的。可以看到开头的一个大章节好几篇文章,讨论的都是房地产问题。

韩寒是非常明显的厌恶房地产现状,非常痛恨高房价。然而请注意,以韩寒的收入,即使房价有压力,也绝非切肤之痛。我写了一篇《青春》的书评,当时我在文中试图阐释韩寒要表达的内容:我猜他想表达的是,以高房价为首的种种生活压力,在不断或已经消解了这一代人的青春与理想。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看到一个个青年因为社会现实而异化,抛弃梦想,而体制的庞大机器却继续欢快地运转。

基于这样的目的,韩寒完全可以成为青年领袖登高一呼,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开启民智,逆天而行。但我认为,韩寒是厌恶领袖情结的。国人固然缺乏常识,韩寒却不愿自己高声呐喊成为意见领袖,因为他想的是,什么时候这个国家的民众可以不需要领袖的引导,可以独立思考判断,才真正有了希望。

不好意思讲太多韩寒了。我认为这就是韩寒与鲁迅一个重要的相似点,不愿意成为一个光辉领袖。鲁迅遗言讲埋掉拉倒,让我们忘了他,过自己的生活。鲁迅说得对,应该说预感得对,如果不把鲁迅的神圣光环取下来,倘不,那可真是糊涂虫了。我们不需要一个笼罩万物的鲁迅,而是需要千千万万独立思考的公民。

独立思考的公民,韩寒是当之无愧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