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感悟随笔 |
分类: 文学人生 |
三十而立。在当立而未立的年龄,不免伤怀。没有了少年时迎风落泪,对月悲感的情痴,唯有的是人到成年时的理智与清醒。没有传奇的人生有的是平淡的旅程,就以淡然的心境,以淡然的文字,叙我三十余年的平淡。
在风雨飘摇家国动荡的年代,我默默无闻地来到这个世界。我常想,我如果出生在春风吹绿神州的80年代该有多好,却为何生在浩劫余烬中的74年。或许,正是出生的土壤注定了生存的命运。我的生活似乎总飘飘荡荡,坎坎坷坷。或许,黎明前的黑夜却终孕育着光明。我的性格总是怀着憧憬,充满希望。
因为平凡,我记忆中唯有琐屑小事草绘成的淡淡风景。记忆中的第一件伤心事,是7岁那年小学的老师来我们村里登记适学儿童。我们家劳力紧缺,我不得不继续带1年我2岁的弟弟,我被反锁在家里因不能上学而大哭一场。我后来常常奇怪,我当时为何竟有上学的兴趣。但这也却成为我后来回忆中的的亮点。因为这可能说明我幼小的心灵已埋下了爱慕知识的种子呢。
记忆中的第一件羞愧事,是还未入学前,在邻居家的鸡窝里悄悄地捡了一个鸡蛋,回家跟妈妈说,我在竹林里捡了一个鸡蛋。母亲相信我,我现在想,她肯定也愿意相信我。我妈很快就给我做了油煎鸡蛋亦或是煮鸡蛋,我则记不清了,但我知道我很馋,我就想吃那个鸡蛋,我也吃到了那个鸡蛋。但这却是让我记忆最深刻永远难忘记的一个鸡蛋。或许,正是因为母亲的信任,正是源于这个吃鸡蛋的原罪,我能成为诚实的孩子。
记忆中的尴尬事,是红薯收获了,新鲜的土红薯很好吃,在我的眼中是最好吃的东西,我足足吃了几碗,最后撑着了,半夜肚子疼得不行,不得不让爸和刚好来我家的一个表哥背我去乡里的医院打针吃药,我似乎昏迷了一天方好。儿时红薯吃厌了,因此,当来到城里,我老婆将红薯当着稀罕物时,我却没有她那样的爱好。
记忆中的难过事,是家里总缺油荤。我和弟弟常年在外读书,家里都把钱拿来供我们两人,同时又因老房子破旧,要想着为儿子修砖瓦房娶媳妇,导致家里年年丰收而生活依旧贫穷。在以后的日子,不管生活如何艰难,收入如何微薄,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给父母寄些钱,以改善家里生活。想起这些,难免流泪。我想,我应该让家里富起来。然而,我的性格和我以后选择的道路,却难以让家里真正富裕,这难免让我时时歉疚。
记忆中的平常事,是从小学起就不断地往家里拿奖状。简陋的家里的墙壁上,总贴满了“三好学生”、期末成绩“第一名”、或偶尔“第二名”的奖状。当邻居来家里闲坐,或帮工时,他们总是很羡慕地看着这贴了一墙的花花绿绿的纸。正是在这年复一年的奖励中,在邻居们永远羡慕的目光中,我坚定了我将会有大作为的童稚理想。这也造成了在以后的旅途中,我从来只给家里报喜不报忧的习惯。正是太多的儿时的奖励,成年的我不管是考上研究生,还是博士,或是有了女朋友,都从来未曾把它当成真正的成功与喜悦。我从来不会惊喜地向别人说一件自己的事,我永远只会不经意地平淡地诉说。
或许,在走向希望的路上,难免有点曾经沧海之感,因为成年后的些许成绩相对于儿时的理想始终都离得那么遥远。如今父母已日渐苍老,我却始终事业无成,唯有聊叙几段文字,以慰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