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昌义: 狼獒大战,与杨志军姜戎无关

(2006-12-21 00:04:22)
            狼獒大战,与杨志军姜戎无关
                            
                  周昌义
 
  说到《藏獒》,总离不开《狼图腾》。其实杨志军写《藏獒》的时候,《狼图腾》还没出版。但狼崇拜已经流行了,要说针对,《藏獒》只是在怀念父亲和藏獒的时候,顺便针对了狼崇拜。
  但是,《当代》第五期刊登之后,纷纷叫好的读者来信总是把《藏獒》和《狼图腾》说到一起。因为两者都是多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动物小说,又都是04和05两年最好读的长篇小说。更因为狼性和獒性在相对于任人宰割的“羊性”而言,相对于长年遭受外侮的中华民族而言,都有相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因为藏獒是狼的天敌,藏獒和狼都是人性极端的道德代表。
  图书出版前,策划新闻发布会地址,同事慕名联系马俊仁先生的藏獒基地,没想到老马很支持。发布会上,请老马讲话,一开口就滔滔不绝,痛斥狼文化,鼓吹獒精神。曾经猜测马先生的热情与藏獒的卖价有关,等参观藏獒时,听马先生如数家珍般介绍他的藏獒们,看他脸上那温柔祥和的表情,更愿意相信他是真爱藏獒,不是当成买卖,而是当成事业和生命。再联想马先生田径场上的起起落落和恩恩怨怨,也相信他对忠诚的藏獒之爱和对忘恩负义的狼之恨,有沉痛的人生缘由。
  有了马俊仁痛斥狼崇拜,加上先前有海尔总裁张瑞敏弘扬狼文化,《藏獒》和《狼图腾》的对手戏就有了娱乐基础,相关反映铺天盖地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真正把《藏獒》和《狼图腾》视为冤家对头的不是人力,而是天意。
  心平气和说,狼文化的盛行是合理的。但盛行到高潮,狼精神先是塑造个人的性格指南,后是塑造企业文化的精神指南,最后成了塑造中华民族国民性格的指南。也就是说,不仅要把自己变成狼,还要把十几亿中国人都变成群狼。这就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了。张瑞敏有语录说:“与狼为舞必先为狼。”逻辑上有点漏洞,所以马俊仁会说:“中国人不当羊,就只能变成狼?中国人就不能变成藏獒?”
  其实,中国人哪里是狼性少了。勾心斗角,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忘恩负义,欺软怕恶,朋比为奸等等狼性,从来不缺。环顾四周,我们这些善良的“羊”们,早已经颤颤惊惊。再来一浪高过一浪的狼性高潮,还不魂飞魄散?又正当“中国威胁论”盛嚣尘上的时候,真让人想象十几亿“中国狼”崛起的壮观景象,谁也得不寒而慄。也难怪中国政府要苦口婆心阐述和平发展的原则。
  生存原则至高无上。但在至高无上之上,还必须有道德原则,必须有正义原则。个人也好,民族也罢,都不能例外。因为生存的艰难,狼文化有充足的理由兴起;超越道德和正义的底线,狼文化也有了充足的理由衰败。当生活因为狼性大发而失去安全感的时候,善良的“羊”们对藏獒的呼唤就成了天意。剩下的只是挺身而出。而现在挺身而出的就是杨志军和他的《藏獒》。“狼之后,獒来了”的宣传语,就有了气象更替、星移斗转的意思。
  现在,图书市场上的獒狼大战已经烽烟四起,“獒迷”和“狼迷”的对骂甚至肉搏在网上热火朝天,有媒体说,《藏獒》的火爆已经带动起《狼图腾》的又一次高潮。从销售角度看,除了狼凶残的一样的盗版如期而至,可说是捷报频传。但作为《藏獒》责编,我更愿意回到文学本身,说《藏獒》和《狼图腾》都是好小说,对于名家横行的文坛,都有石破天惊的意义。如火如荼的狼獒大战,与杨志军和姜戎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