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易未央》 节选(六十八)

(2007-08-25 19:39:39)
标签:

人文/历史

周易

国学

科学

周易玄

东方

西方

中医

文化

谈天说地

休闲

分类: 谈易录
 

38、河洛与术数

我国对于数的研究,已有5000年历史了,古代结绳记事,垒石记事,就是算术的开始,特别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天文、历象的发展,古人总结出了河图、洛书,这可以是独特的电子计算机,也是易数原理的大本营。

术数一词,始见于管子书中,《管子·形势解》有“言词动作,皆中术数。”《素文·上古天真论》也提到这个名词,说:“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汉书·艺文志》的七略中就有“术数略”。中国的术数之学,皆源于河洛。至于术数之含义,一说术者道也,有法则或规律之义;数指数理,包括了算术及律历、方圆等算法及其原理。一说为法制、技艺、用兵及权谋之术,为引申义。河洛图式,一方一圆,构思极为精妙。邵雍说:“圆者星也,历纪之数,方者土也,画州并地之法,其仿于此乎。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由此可见,术数出于古代天文、地理、律历、水经、医学,而河洛数则为它们的概括和总结。河洛数就是易数的本体,为中国数学之祖,启发和帮助了不少的中外学者,提前完成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它的秘密是耐人寻味的,它像一部组合解析学。

从我国商代开始,已发明了十进位算法,印度在公元6世纪,才采用十进位的算法。《后汉书·律历志》指出:“古人之论数也,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天地之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术之事生矣。记称大挠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这就是关于数的起源的论述。商代算盘以空白地位表示“零”数,早印度1300多年。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天文数学专著《周髀算经》,传说为3100年前商高和周公研究数学的对话,春秋战国也有学者补充。从汉代开始至少 赵君卿、甄鸾、信都芳、李淳风、李绩为它作注。髀,兽骨,古代用以记数。周髀,乃测天仪器,立八尺标杆,地平有尺度表,以察日影长短,夜间以南中线为准,面北而命其位,以观天象。以髀为骨,表为勾,线为弦,勾三股四弦五的算法就从此开始。还有二四七又一四六零之九三三的分数法记载。又“千里一寸”的方格法计算,周髀以方格代表一百里,公元1137年才传至西方。还有圆周率算法、代数学的记载。《九章算经》则是较早的一部数学著作,传说黄帝命隶首作九章,本书至迟亦为周公时代作品,《周礼》列为六艺之一科,大约等于公元12世纪。历代术数家多有注释。书中已涉及了比例法,分数、弦图证法、勾股测量、圆周率求法、虚位法等。《孙子算经》总结了孔子以来的大衍策算法,也称大衍求一术,如孙子数物题有:“今有物,不知其数,二三数之賸二,五五数之賸三,七七数之賸二,问物几何?”西方以前用几个连立工程式,现在用全等式表示,世界上定名为“余数定理”,传说韩信曾用来作点兵之法,得到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誉称。公元2世纪的西汉年间,已用筹码作正负数算法,以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思想来源于河洛的生成数。公元3世纪赵军卿注《周髀算经》作弦图证明。公元12世纪西方柏斯卡拉一模一样照抄赵氏之图,我国提出弦图证法早西方1000年。《周髀》、《九章》、《周礼考工记》都使用了“周三径一”这一圆周率近似值。此后汉人刘歆求出3.154的歆律,魏人刘徽把圆内切正多角形分成3072边的多角形,求出3.14159的精密值,南朝人祖冲之作《缀术》一书,世界上第一个精确地推算出了圆周率是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不仅阐明了圆周和直径的关系,还把天文和数理相关的重要问题解决了。汉代以前的珠算法,更比西方的加法器高百倍。公元475年,《张邱建算经》提出了不定方程式,这种方程式西方在牛顿时代才出现。唐代和尚张遂以大衍数作新历验日月蚀。宋代秦九韶作《数学九章》,杨挥扩大河洛的方阵图,一笔作几何法。元代朱士杰作《四元玉鉴》,明代有刘士龙《数学诗》,还有朱载育动用开方法,以等比级数分配律管刻度,一正前人音律法之失。清初贾宪将“十二画乘方图”传到了欧洲。以上术数之学,都是在河洛数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易数的秘密是耐人寻味的,易数主要为河洛数,它是中国术数学之祖。术数意味着不仅是数字的推算,还包括了提高数性的研究,如《哥德巴赫猜想》之类。有个外国人在程度作学术报告,他和中医闲谈时说:“中医治病有奇特疗效我很折服,但理论上缺乏数字依据,我研究学术最大的成功就是都有数字依据”。一位中医回答他说:“中医的很多数据,从很古的年代起就已提高到数性的程度,实际上中医学的十二经气血多少、五十营、卫气行都是有数据的,不一定一二三才是数,密度、比重都是数,不同的事物必须用不同的数来表示。举例你的夫人很美,你能给她打多少分;你女儿正在热恋,你能算出她们热恋到多少度吗?”古人观察自然时,对有象可察的,则可描述其形容,象征其物体,以卦象表示之,这就称为象,并可通过象所表示的线索去推考它的数理。因此,古人又把易学称之为象数之学。现将河洛有关术数分论于下。

第一节 河图与洛书

河图从大的数量来说,涉及了天地数、生成数、大衍数、万物数、几何算法等,牵涉的面积很广,现分项解说如下:

一、天地数

天地数即河图的十数相加,合计五十五数,此数乃本《周易·系辞传》而来。如《周易·系辞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因天地之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本于五星而来的五行之数,乃是天地变化最基本的数,必须天地相合,五位相得,乃能成其变化,贯彻始终。河图十数,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得阳而合,偶数得阴而居。现将天地阴阳自然之数相加如下,则见河图五十五的来源了。

1 + 3 + 5 + 7 + 9 = 25  (天数五)

2 + 4 + 6 + 8 + 10 = 30 (地数五)

25 + 30 = 55 (天地数)

由此可见,河图这部古老的电子计算机,亦分阴阳两系,合于天地之五十五数,故可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二、生成数

河图以五乘数统五乘数,只言五,不言十,因数至十,即变为一,故本自然之理,以五为基数,因万物皆可纳入五行中。河图十数,以一二三四五为生数,这是根据天象五星皆随之运转而变化,万物皆随五气之推移而生长,故将此五数命为生数,在此五生数的基础上,递加之数则为成数。如五加一为六,六即为一的成数;五加二为七,七即为二的成数;五加三为八,八即为三的成数;五加四为九,九即为四的成数;五加五为十,十即为五的成数。正负数的算法即由此而产生,前者的生数相当于正数,后者的成数相当于负数。生成数的性质可以随时位变化而变化,生成数的基本数是五,所以一切事物皆可按照五行的规律取象比类。五为万物生生之数,为正数,而五以外的一切数,皆为成数,为负数,为推衍之数了。现以河图十数为例,以五成数各减去生数五,则为负一、负二、负三、负四、负五了,由于正负数是相反相成的,故曰生成数。

易卦阳爻何以用九,阴爻何以用六?前人认为,这些都本河洛的生成数而来,质言之,都本一二三四五的基本数而来。因为这五个数以外的一切数,都是在这个基数上的推衍。这五个基本数亦以奇偶分阴阳,《周易》六十四卦阳爻皆用九,是因为九为五数中一、三、五之合,阴爻皆用六,是因为六为五数中偶数二、四之合。宋代易学家朱熹说:“其九者,生数一三五之积也”;“其六者,生数二四之积也。”后人对《周易》用六、用九虽有各种解释,都以此说为正,因五生数才是一切数的基本数,以下十百千的数理变化,皆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古人以五行类属万事万物,皆本此数理而来,所以,《周易·系辞传》总括地说:“参天地而倚数”。即言一切数,皆从此三个天数一三五和两个地数二四为基点进行推算,这是中国数理的最上乘。

三、大衍数

大指大禹,衍即行水。即言大禹运用这一数理作治水的测量计算。生成数是以阴阳合五行,大衍数则以天地合五方,用五基数定五方之位,故将河图的五十五数,只用五十数,用勾股弦法作图求证、测量计算等。《周髀算经》说:“禹治洪水,始广用勾股弦,故称其数为大衍数。”《周易·系辞传》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卦”。大衍之数五十,即勾股弦三方相乘之积,勾幅弦起源于标杆测影之法,以竿为股,地下标尺为勾,勾股之斜面为弦,其数字比例是勾三、股四、弦五,三者之数分别相乘,然后加在一起,则得五十之数,现列算式如下:

3 X 3 + 4 X 4 + 5 X 5  =50

其用四十有九,是在测量时一种消除误差的方法,即起点不算。分而为二以象两,即太极生两仪,在自然则为阴阳,在数理则为奇偶、正负,仪之倍数则衍为乘方,阴阳与五行相乘则为三十二卦,乾坤与六子相乘则为六十四卦:

2^5  = 2 X 2 X 2 X 2 X2 = 32

2^6  = 2 X 2 X 2 X 2 X 2 X 2 =64

卦一以象三,指太极含三为一,也即天地人三才。揲,屈指也,揲之以四,是说屈四个指头以象四时,也即两仪生四象。奇,余数也;仂,小指也。指再将四时的余数以小指记之,以积成闰月,五岁中有两个闰月,可以另一手的小指记之,这一段是交代历数的来源和计算法,也运用于治水的测算,因为古代天象、律历、水经、画州并地都通用这种算法。

四、万物数

万物数本策算而来。策,就是用蓍草制成的筹码,计策即计算筹码的多少,此法在结绳计事前后就有了,又称积算。万物数之名出自《周易》,如《周易·系辞传》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乾之策,包括六十四卦整个阳爻的数目,坤之策,包括六十四卦整个阴爻的数目。策在此代表爻数;当期之日,指一年360日,即周天360度,恰合乾坤二篇360之策数。但每年的实际历数为365度有余,在历法上必以置闰法消除之。古代消除闰余差度之法,以坎离震兑四卦的二十四爻演二十四气,合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即三百八十四策,恰当闰年13个月的略数,但必推至11520策之数,乃能将闰余的误差完全消除,故曰:“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万物数是怎样演算出来的,乃通过“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的方法,现运算如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