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易未央》 节选(四十)

(2007-08-24 23:31:45)
标签:

人文/历史

周易

国学

科学

周易玄

东方

西方

中医

文化

谈天说地

休闲

分类: 谈易录
 

11、烦琐的占筮法

如果我们能回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场场肃穆而神秘的占筮仪式:某一朝南的草庐静室里,中央置有一长五尺、宽三尺的木台,筮者整洁衣冠,洗手焚香,再三叩首,喃喃祈祷:假尔泰筮有常,某人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灵,请告诉吉凶得失悔咎忧虞。说着,从竹简抽出五十根蓍草,开始布卦。

为什么要取五十根蓍草呢?这与大衍之数有关。《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即阳,阳数奇,一三五七九是奇是阳。地即阴,阴数偶,二四六八十是偶是阴。从一加到十是五十五,五十五是大演(衍)天地之数。由于五十五根筮草在占筮时不能得出六七八九这四个数,所以古人实际是用五十根筮草占筮。

你看,那占者取出一根筮草放在一边。

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根筮草象征太极、太初、北辰;也有人说,这根筮草是为了作档,以区分上下左右。实际上,抽出一根筮草,是因为只有四十九根筮草才能得出六七八九这四个数。

占者将手中的四十九根筮草任意分为两组,放置在左右两边。这个就叫做“分而为二以象两”。两是两仪,太极生两仪的意思。这为第一营(演)。

占者从右边的筮草中取出一根放在左手小指上。这为第二营,取出一根是为了“挂一以象三”。三,就是三部分,象天地人三才。左右两堆筮草象天地,这一根像人。

占者将两堆筮草分别用四除,也就是四根四根地数。这为第三营。在长期的实践中,占者早已知道这四十八根分成两堆的筮草,按四根分,其结果必然是:左堆若剩一根,右堆必剩三根;左堆若剩两根,右堆必剩两根;如果两堆都没剩余的筮草,就把零根视为四根。这三种结果离不开四与八这两种情况。这叫做“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揲,也就是数。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象,就是两仪生成的四象。

占者将剩余的筮草合在一起,夹在无名指与中指之间,称为“归奇于扐以象闰”,就是将剩余的筮草扐于指间,象征闰。这为第四营。

《周易》说“四营而成易”,就是指以上分二、挂一、揲四、归奇这四个步骤,这叫一易。

此时,占者还不能下台。他还仅仅只做了十八分之一的事情。因为按规定,一易是一变,三变才能确定一爻。每卦有六爻,十八变才能得出一卦。

这时,占者又进行第二易。在第一易时,筮草的余数非四即八,用四十八减去余数,剩下的筮草本数不是四十,就是四十四。以四十,或四十四根进行第二易。第二易仍然经过第一易那样的四营。

第二易的结果有三种:共有四十根;三十六根;三十二根。

占者又以第二易留下的筮草进行第三易,其结果有四种:

(1)                   三十六根。这个数字是四十八根筮草在三易中减去了三个四。用三十六除四九,九是奇数,是阳爻。

(2)                   三十二根。四十八减去了两个四一个八。三十二除四得八,八是偶数,是阴爻。

(3)                   二十八根。四十八减去两个八一个四。二十八根除四得七,七是阳爻。

(4)                   二十四根。四十八减去三个八。二十四除四得六,六是阴爻。

以上,九为老阳,八为少阴,七为少阳,六为老阴,占者在爻画旁边记上九、八、七、六作为记号。

三易产生一个爻画,共进行六个易,就产生了一个复卦,也称本卦。占者根据本卦的卦形、卦德、卦象、卦辞来推测吉凶。

事情还不止此呢。每个卦有六爻,乾卦和坤卦还分别另有一个用九、用六。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个爻,占者只有根据爻辞断事才最准确。于是,占者又查看复卦的六条爻画旁的记号,将九、八、七、六这样的数字加起来,如果都是六,六条爻画的营数就是三十六。如果都是九,营数是五十四。如果六条爻画由九、八、七、六参差,营数一定是在三十六与五十四之间。知道了营数,就用天地之数五十五减去营数,将所得的余数推知爻变。推知方法是,将余数从初爻向上数,再由上向下数,循环往返。如果余数是一,变爻是初爻。如果余数是六,变爻是上爻。如果余数是七,变爻也是上爻。如果余数是十三,变爻是初爻。如果余数是十九,余数是上爻。照此类推,余数一定在一与十九之间。

卜者占事时,有时用卦辞,有时用爻辞,这是依据的什么呢?原来,古人以四营中的九、六为可变之爻,以七八为不变之爻。占事时,变爻是九就应变成六,是六就应变成九,以求得之卦。根据爻变来确定是用卦辞占,还是用爻辞占。例如:

当卦中六爻都是七、八,如升(八八八七七八),六爻都不变,就以升卦的卦辞占事。

当筮得井(八九七七七八),其营数是四十七,用五十五减四十七得八,用八从下往上、从上往下数爻,可确定五爻为变爻,五爻为九,九应变为六,得到升,这称为“遇井之升”,以井卦的九五爻辞占事。

当筮得睽(九八七八七七),按照上面的方法可知四爻是变爻,而四爻是七,七是不变的爻,就以睽卦占辞占事。

当筮得姤(七九七七七六),按照上面的方法可知初爻是变爻,初爻是六,六应变为九,得到乾,这称为遇姤之乾,用姤卦初六爻辞占事。

当筮得困(八九七八九八),按照上面的方法可知上爻为宜变之爻,上爻是八,不变,这称为“遇困之八”,就以困卦卦辞占。在这样的图中,可变之爻少于不变之爻,都用本卦卦辞占。

当六爻都是九、六,如震(六六九六六九),就将九、六互变,得巽(九九六九九六),以巽卦卦辞占事。如“遇乾之坤”就以乾的用九爻辞占事。如“遇坤之乾”,就用坤的用六爻辞占事。

这套占筮法确实很复杂。宋朝朱熹在《易学启蒙》中拟定了七条体例:

1)、六爻都不变的,用本卦卦辞占断。

2)、一爻变的,用本卦变爻的辞占断。

3)、两爻变的,就以本卦两变爻的辞占断;

4)、三爻变的,占本卦和之卦的卦辞,而以本卦为主;

5)、四爻变的,以之卦中两不变的辞占,以下爻为主;

6)、五爻变的,以之卦中不变爻的爻辞占;

7)、六爻都变的,以乾坤二用的辞占,并参考其之卦的卦辞。这七条体例基本上概括了占筮的原则。今人高亨在《周易古经今注》更有详细的考证,可以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