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进入腊月

(2010-01-15 00:01:18)
标签:

农历

腊月

腊八

祭灶

扫居室

上坟

写春联

文化

                             闲话进入腊月
   “腊”,起源于我国上古神农时,至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尔雅》载:“凡年末岁初之交,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商朝将过年直称为“祀”即取义于这期间要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古人称之为“腊”。因为腊本意是好肉,即祭祀的肉是精选出来的好肉,而不是随便割一块就能做祭祀的肉。
  腊月,为一年之末的最后一个农历月份,俗称为岁尾,又称为冰月、寒月,文人墨客多称为嘉平月。
  因腊月时值小寒大寒之间,在农村有“小寒、大寒宰猪卧羊。”的说法,意思是小寒、大寒时节正是杀猪、羊等的时候。其一:气候寒冷,猪羊等肉都能存放的住,不用担心肉会发坏。其二:小寒大寒一年全完,离春节越来越近!
  在城市居住惯了,平时有好吃的就吃了,所以无所谓腊月不腊月、年不年。在农村腊月到春节之间的日子都是好日子,一些办婚事的都愿意在腊月举行,因为挪开腊月举办婚事还得择良辰吉日!
  撇开别的不说,单说进入腊月,农村的一些当地风俗就够多的。进入腊月初一,许多地方有风俗叫“煸旺豆。”因为进入腊月,离春节近在咫尺,“煸旺豆。”寓意自然是来年旺气十足了。所以到了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炒一些带皮儿的食物,譬如:黄豆、蚕豆、瓜子等。
  大家都知道的“腊八”。家乡人一到腊八这一天,习惯喝腊八粥。腊八粥主料是红豆和小米,在这里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喝腊八粥的时候必须在太阳未出之前,太阳出来就不容许喝了,腊八粥是红色,据老人说,太阳出来后再喝容易得红眼病,如果太阳出来喝了腊八粥,究竟以后得不得红眼病,无法考证!
  腊月月二十三日,“祭灶”,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有关灶神的传说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张单。敬灶全书说:灶王“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被举告者,大错则减寿三百天,小错也要折寿一百天,有多厉害!
  人们既然惹他不起,又躲不过,只好在上供时想点办法。于是,每年腊月廿三祭灶时,要供上许多糖瓜,用麻糖糊住灶王的嘴,这样他就不能说人家的坏话了。如要说,也只能是一些甜言蜜语,人们还在他的像旁贴上这样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前,先把锅台周围打扫干净,平时在锅台周围放的东西,在祭灶这一天都清理出去。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祭灶时,先在门口放炮,以示祭灶开始。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因古时候交通工具限于马,看过《西游记》,我们也知道剧中有白龙马,而白龙马是龙变成的,所以白龙马能飞,有的神话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神仙骑的是白龙马,所以祭灶人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一般以白公鸡居多,俗称“白龙马”。焚烧香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腊月二十四开始打扫居室,把里里外外的家室都打扫干净,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五开始糊窗户,现在农村新房的窗户都更换成玻璃了,只好搽玻璃、打扫院子。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开始准备一些食物:油炸丸子、烧豆腐、压粉条、肉馅、麻花等。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开始写春联。
  腊月最后一天有时候是二十九、有时候是三十,统称为年三十。年三十早饭吃涝饭,其实就是大米饭,所不同的是焖涝饭时候,在大米里面放上红枣、核桃。将带有核桃、红枣的米饭先盛放在祭祀死去的亲人的盘子里,把盘子放在死去亲人的相框前。
  吃罢早饭,开始上坟,上坟回来贴春联。
  年三十晚上开始熬年,搭旺火!

                   闲话进入腊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