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大学生甘当“周末二奶”折射了什么

(2009-05-16 00:08:28)
标签:

欲望

物质

女大学生

就业分配

大学校园

二奶

杂谈

                 女大学生甘当“周末二奶”折射了什么

    吉林省妇联曾做过一项女大学生调查,其中有高达24%的女大学生认为“傍大款”和周末当“二奶”是很正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这种思想的女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同时我们发现周末当“二奶”的女大学生也在日益增多!
    每逢星期五下午放学时,在一些高等学院门口就可看到各色高级小轿车接走那些衣着光鲜的女学生,这大概是高校近年来流行的一种独特“风景”了吧。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挎着高档时髦皮包,在校园门口被一辆辆豪华小轿车走马灯似的接走。当然,这其中有学生的父母家人,但相当多的却是“另有因缘”。而这种周末女大学生与她们的“靠山”共筑温馨小家的现象,在一些高校已是见怪不怪的事了。“周末二奶”是人们对她们的称呼。她们有的来自山区,曾经面临失学,因为一份与老板的“协议”才可以继续读书;她们有的在亲人病重无钱治疗的困境中拨通了某老总的求援电话……
    女大学生甘愿当“周末二奶”,这是一种五味杂陈的新闻,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或许这条路走得很“轻松”,也很有“成效”,不但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也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毫不置疑,这条路也走得很沉重,很辛酸,很无奈。当有钱人的“二奶”,过着背负违逆社会道德的“十字架”,躲躲闪闪地生活,这是拿青春作赌具,拿尊严作祭品。何况,作为莘莘学子,这种身浸染缸的行为,更为人所不齿。
    应该承认,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为女性观念的更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舞台,追求物质上的富有已逐渐成为时尚、成为主流。但这种物质上的追逐缘自于自身的努力,也就是说是在合符社会道德的前提下获取,而非吃“青春”饭。
    表面看,女大学生甘愿当“周末二奶”纯系个人行为,然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却不容忽视。
    一、大学校园明显忽视素质教育。总是一味的攻读课程,考学分,拿奖学金,除了书本知识和会喊些口号,还会做什么?为什么不教一些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大学生不是花前月下,就是游戏人间,三四年下来还不是一个木头疙瘩?如果拿社会上的生活氛围来教育大学生,试想会是什么样子?
    二、大学校园缺乏对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正规化管理。现在的学校越来越阔气,越来越热闹,越来越车水马龙。社会丑恶现象正在步步向学校渗透,有寝室不住,非要去外租房子;有食堂不去,非要在外大吃大喝;就连交友对象也多是一些社会上的,更有甚者,学校不再是学校,完全就是一个大菜市场,什么人都可以自由进出,不禁人流,不禁车辆,俨然一旅游景点,看不出究竟是学生还是社会闲散人员,维护好教学秩序和校园秩序难道就那么难吗?
    三、一个物质,一个欲望,双赢的事往往一拍即合。女大学生找一“靠山”不但自己吃喝不愁,学费不忧,说不定还会给家里解决燃眉之急。如果身体硬件好,做二奶最多两三年时间,虽然是躲躲闪闪,有违社会道德的事情,毕业出校门之后谁还认识谁啊?大学生最大限度的解放青春,释放自我,满足消费欲望,本是私人问题,时间可以磨平一切,以后参加工作,谁还经常提这些事情呢?
    四、社会传媒,直接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媒体竟相宣传成功人士的“成功事迹”,至于这个人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致富的,媒体却媚俗起来。当今社会,人人都在极力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的也不在少数,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少人一夜成名了,一夜暴富了,什么是兢兢业业,什么是塌实肯干,苍白得就象一张纸,一戳即破。难怪女大学生甘愿当“周末二奶”,这就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思潮的思想在膨胀。
    五、经济来源差比较穷。很多出自农村和城镇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的女大学生,由于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想找一份好工作,肯定会另谋出路,甘愿成为有钱有权人家的二奶。穷,宁可当二奶的理由?穷就可以没有骨气?这不是主要原因,如果社会里,官员不敢利用权利包养二奶,法律保护家庭的稳定性,如果有国外约束公务员作风泛滥的严厉法律,如果贫富差距大大缩小,这个社会就没有这么多乱现象。 
    女大学生甘愿当“周末二奶”必须予以正视、重视,如果更为加剧和蔓延实则为社会之痛,人性的悲哀!

                       女大学生甘当“周末二奶”折射了什么

                       女大学生甘当“周末二奶”折射了什么

                       女大学生甘当“周末二奶”折射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