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责任心的“化学反应”》发表于《渤海早报》

标签:
文化教育育儿低碳责任心 |
样刊资料备忘:
《催生责任心的“化学反应”》发表于2010年10月14日天津《渤海早报》。
刊发时更名为《家有低碳女》。
催生责任心的“化学反应”
文/纳兰泽芸
这是一朵用雪纺纱叠成的小花,五个小花瓣,似乎正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儿。我把这朵小花覆在裙子的小洞上,再用红色的线将它小心补好。给芮穿上,那朵胸前的小花又漂亮又别致。
天热得离了谱,不开空调简直没法过,可是在空调温度高低上,我和芮经常发生“母女大战”。芮总是以“邻居浩远哥哥家的空调开25度”为由,将客厅的空调温度打至25度。这台立式空调制冷效果好,打到25度一会就冷飕飕的。
我说:“芮,空调温度低,会把你冻病的。”芮说:“我才不病呢,妈妈不是说我结实得像一块橡皮糖吗!”得,这话是我说的。
我说:“芮,空调温度低,不低碳,不保护地球哦,而且还费电呢。”芮芮说:“浩远哥哥家也没有低碳啊?我要跟浩远哥哥一样!”
……
自从开学芮被委以“重任”当上“低碳小使者”后,俨然成了“低碳生活”的小楷模。饮水机里的水烧开了,芮就去关掉饮水机;微波炉原本我定在“中火”加热档上,芮调到“高火”;去超市前,芮总提醒带上环保袋;准备煮饭了,芮提醒要把米提前泡一会儿……
看着女儿惊人的变化,我想,是什么力量让她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想起了那个小故事:在一次可怕的海难中,8个幸存者挤在一条小船上漂在茫茫大海里,他们仅剩半瓶矿泉水。渴极了的人们都对这半瓶淡水虎视眈眈,尤其是坐在船长正对面的那个壮汉。幸存者之一的船长拥有丰富的海上自救经验,他知道如果现在某个人单独喝光这半瓶水,其他人都会熬不到解救的那天,这半瓶水在最后关头能维持所有人的生命。
船长只好举枪保护这半瓶淡水。时间久了,船长感到很困,就在船长打盹的瞬间,壮汉扑上来夺过那瓶水。一管冰冷的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放下,否则我立刻开枪!”壮汉知道船长的威严,乖乖放下了矿泉水。又饿又渴加上长久地精神紧张,船长虚弱得昏了过去,就在昏倒的瞬间,船长将枪塞到壮汉手里:“保护好这半瓶水,这是大家的救命水。”所有人都想,完了,船长怎么糊涂得送羊入狼口啊。
谁也没料到,本来一心想独吞半瓶水的壮汉,自从握枪担起保护半瓶水的重任之后,他立刻感觉自己变得神圣。接下来的4天里,他忠诚地守护着这半瓶水,并每隔两小时向每人嘴里滴两滴水。到第5天,所有人都安全获救。
当人们被赋予某种重任或使命在身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价值感和被认同感,他(她)的心灵就会发生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能催生出强大的责任心,人们就会变得自律、主动和积极!
就像女儿芮芮,是一个“低碳小使者”的强大“责任心”,让她完成了由“坚决25度”到“加花减碳”的惊人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