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装备:Canon
1Ds3+TS-E17mm
24-105mm 28-300mm
Canon1D4+300mm

火溪河,是涪江上游左岸最大,最纯净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川北岷山山脉南支摩天岭北侧的大熊猫保护区王朗。经白马、王坝楚、木座,在距平武县城北九公里处的铁笼堡汇入涪江,全长114公里 ,流域面积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图为水牛家水库一角,远处雪山为海拔5588米的雪宝鼎。)

【01】▲ 云雾在火溪河谷两边的山上浮动,亲历其间想着云山雾罩一词的出处。


【03】▲ 万韧绝壁,涛声依旧。

【05】▲云雾缭绕,揭开面纱,秋天的本色出现在眼前,虽然一直阴天,仍能见到五彩斑斓的山谷,海拔越高,彩林越明显。

【06】▲只有在火溪河谷,才能感受到原始和现代文明同在。相比之下,我们只是大自然中渺小的一员。

【07】▲雾里看花。

【10】▲ 在平武县西北部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关4个藏族乡境,聚居着一支古老的民族,通称白马藏族。他们的服饰十分独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并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

【12】▲白马人居住在高寒山区河谷地带,房屋依山而建,一寨一村,以农耕、畜牧、狩猎、采集为生。白马人服饰以白、黑、花三种袍裙为主,色彩艳丽。白马女性胸前饰以白玉般的鱼骨牌,腰间围几匝金亮的古铜钱,穿上各色布料绘制的镶花袍裙,真是五彩斑斓,艳丽夺目。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白马人对自然的崇拜,对山川的顶礼膜拜,也造就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孕育了白马人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山深林茂,风吹草低,宽阔的河谷游弋着群群牛羊,年复一年荞麦花开,年复一年青稞飘香。辛勤的劳动,简朴的生活,孕育出白马人独具神韵的敬酒歌、跳槽盖、园园舞、猫猫舞等民族歌舞,白马人独特、浓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犹如一枝深山奇葩,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21】▲ 在平武的白马藏乡,由于空气的清新和地势的开阔,阳光带来的冲击力更见强烈,洒满河谷。

【22】▲库区一角。

【24】▲红桦树: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结红或红褐色,小枝柴褐色,无毛,有时疏生没腺点。叶卵形或长卵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果序单生,少数2个并生,短圆柱形,长3-6厘米,果苞边缘有毛,果翅与小坚果近等宽或稍窄。种子9月下旬成熟。

【28】▲淙淙流淌的溪流,有群山环抱中的高原湖泊有世代居住的白马藏人。 【29】▲这是在火溪河生存的鲵鱼,当地人不知道为何物,我认为是鲵科类水生动物。由华能电站一位白马藏人职工捕捉到,所见几条最大长度不超过20cm。白马藏人习惯生吞方式用以治疗胃痛等症状。回北京后查阅资料并找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核实,确认是为中国小鲵的亚种。

【32】▲ 人们陶醉其间,却难以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那美丽的色彩。

【33】▲滿山遍野,郁郁葱葱;西岭之雪,耀眼夺目;又闻:百鸟齐鸣,宛转悠扬,好似天籁之音。人在此,顿有飄飄然似登仙境,如梦似幻。

【34】▲浓装素抹,云雾缭绕,心情随之升腾,令九寨沟相形见绌的火溪河谷。

【35】▲火溪河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境内,发源于四川省北部岷山山脉的摩天岭北侧,是涪江上游左岸最大支流。整个河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谷深切,两岸地形切割剧烈。地貌为侵蚀构造地形,大部分为高中山区。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凉爽湿润。

【36】▲

【55】▲水牛家水库一侧,在建的九环线(九寨沟)在平武境内共有168公里,其中多数路段临岩临山,山高、谷深、坡陡,许多地段修建代价极高。而植被的破坏更是触目惊心,看着斑驳的山体,痛心疾首!

【56】▲

【57】▲这里是通往九寨沟的旅游公路,一路美景尽赏。这里有真正的白马藏寨,置身梦境,何苦花大价钱去九寨沟看人挤人。

【58】▲火溪河谷深处是王郎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栖息地。

【60】▲这里距平武县城北九公里,是火溪河与涪江汇合处,可谓是泾渭分明。火溪河因河水为满山红叶所映染而得名,给人的意象当然是一条红叶的河谷,溪流像火龙,一定是两岸红叶的照应,包含了众多原始氛围的河,才是真的“火溪”。

【61】▲涪江上游奔腾的江水变成了强大的电力资源,造福着川西北人民。
前一篇:【原创】金秋·梦想·在路上
后一篇:【原创】乌镇·桨声灯影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