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城
掉一下书袋: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依我的浅薄理解,意为君子志在四方,小人留恋故土。圣人所言,字珠句玑,卑为难养之“女子小人”,凡俗自是当然。但先贤知否,俗者亦善,怀土之情绵绵,焉能不怀德?
青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南来北往居无长所的日子,很少在一个地方呆到五年以上。直到1970年代客居西安,才算安顿下来,一住便是20多年。但那毕竟是异乡。因此,我对“故土”
有着强烈的渴望与怀恋。
25年前返京定居,终于回到了我的出生地,叶落归根。从此,有一种回归家园的感觉。以后的日子,无论面临难得的机遇还是遭遇雾霾,都没有动过到外地发展或者去哪里买房的念头。“家园”的概念,被我局限为守着自己的老窝,简单而平淡。
久居京城,虽然也会在偶尔呆腻了的时候,去别人的家园走一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若浮萍,最终魂牵梦萦的还是帝都,唯有自家才安心。对于异地养老,只答:我哪儿都不去,就在北京!
留守的日子,常在城里闲逛。北京公园多,但去的少。退休前有一年买了张半价年票,只串了一趟颐和园,本来30元的门票,等于花了50元。以后再也没买过,直到65岁享受免费。今后再逛园子,岂不长驱直入?这便是进入老龄的好处。
博物馆美术馆去的多,那里环境好,清静,除非遇上大展才会排队。北京各展馆遍藏珍宝,常看常新。观展之余,顺便逛逛书店礼品店,一般都还有个咖啡厅,走累了进去喝一杯,满腹醇香。
说到家园,不由得想起陕北,那片遥远而贫瘠的土地。最近,与我们隔河相望的赵家岸老知青,又回村里了,拍了新村照片。黄土高原上曾经的穷乡僻壤,变化之大,让我们惊喜。得知苦了一辈子的延安老乡,家家住上新屋,真心为他们高兴。
今年春夏,北京的天很争气,不但雾霾见少,晴好的天气,竟现云霞蒸蔚,七彩霓虹。如今三秋过半,这一年也就进入了尾声。望着浩阔蓝天,云卷云舒,莫不是梦中家园?盼望这一秋冬天空都会如此美丽!

风景美不美有时候不在于风景本身,而在于衬托它的天空

有什么样的天空,就有什么样的风景

没有雾霾的日子,天高地广

世纪金源这种北京多见的大型商城,只有在蓝天白云下才这么醒目

从过街桥望去,风景这边独好

宁静的昆玉河畔

再来看看我们曾经的家园——延安。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位于我们插队的石窑村对面。看到校友们拍回的片子,山乡巨变,令人难以置信。

村民们住上了统一规划的独门独院二层小楼,过起现代化生活

村头和城市居民小区一样,也有宽敞的健身活动场所。以上三图来自校友彭家森的朋友圈,致谢!
图片均为手机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