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

标签:
国博波兰华沙克拉科夫珍宝展 |
分类: 文博体苑 |
过了端午,迎来盛夏。展览还是两个多月前看的,现已撤展。按照已经形成的习惯,发篇博在这里,算是留个“档”。开博初衷,原本是想满足表达欲望,顺便练练笔。没有料到,它会演变成我的个人记忆库。从什么时候起,走过的,做过的,看过的,若不做个记录,就想不起来了呢?忘性比记性更容易在潜意识中生根。如今,想记住点儿什么,就靠这个博客了。
言归正传。波兰这个国家,5年前去过一趟,印象极为深刻。感觉它的历史有些像中国,近代波兰似乎比中国还“惨”。对于这个国家,便有些心生恻隐。这个曾经强大,曾经战败,版图几经变更,多次被瓜分、经历亡国、饱受耻辱,如今正在复兴的国家,也和中国一样,出现过众多杰出人物,包括哥白尼、居里夫人、肖邦、密茨凯维支等,也包括各个时期各个门类的艺术家。
“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是波兰艺术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展出。2006年,“中国古代青铜器展”也曾在华沙国家博物馆展出。据悉,亮相国博的近350件展品,涵盖了波兰约20家大型博物馆和艺术品收藏机构,那些公元15至20世纪的绘画、雕塑、丝织品和金银器等,无不珍奇精美!走马波兰首都华沙和中世纪古城克拉科夫时,没能参观任何一座博物馆的遗憾,此次观展可以是一个弥补,正中下怀。
“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展期:2015.2.7-5.10,国博南2、南3展厅,票价20元。国博与华沙国家博物馆主办,波兰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 波兹南国家博物馆 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协办。
展览按时间顺序,由中世纪艺术(15世纪)、传统波兰艺术(16—18世纪)、波兰的衰落和丧失独立时期艺术(18世纪)
中世纪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展品。博物馆虽然可以拍照,但我的手机成像效果非常差,好歹留几张影儿,权作帮助记忆。

普罗佐尔家族,弗兰齐舍克·斯姆格莱维奇,1789年,华沙国家博物馆
手持时漏的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
波兰—1863年,杨·马特义科,1864年,克拉科夫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
国王齐格蒙特二世· 奥古斯特和王后芭芭拉· 拉齐维尔在维尔纽斯拉齐维尔宫,杨·马特义科,华沙国家博物馆
国王斯蒂凡·巴托雷在普斯科夫,杨·马特义科,1870-1872,华沙王宫博物馆
肖邦半身塑像
古钢琴前的佩赫维家女孩,扬·格瓦迪什,晚于1800年,华沙国家博物馆
一见钟情,里昂·维佐寇斯基,1884年,华沙国家博物馆
中国人,康拉德·科舍诺夫斯基,约1903,华沙国家博物馆。波兰人眼中的“中国人”,原来就是这样。不知模特是谁,片子拍糊了。
克拉科夫,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塑像
华沙,居里夫人故居,现为博物馆
华沙,保存肖邦心脏的圣十字教堂
离开国博之前,看到一群在台阶上休息的小学生,甚觉开心。博物馆,最是孩子们应该经常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