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相对于国土面积,中国海岸线实在不算漫长。北方省份山东却得天独厚,差不多一半边界临海。胶东半岛,自蓬莱以东及至东南沿海地区,面临黄海;蓬莱以西的北部沿海地区,面临渤海。我们的海滨行,始于日照,止于蓬莱,因而可称之为“黄海之滨”。
海滨城市,享有内陆人羡慕的海洋资源,除了海上风光,更有运输、渔业和其他便利,每一座城市,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这一路却没有看到我最向往的那一片湛蓝——国外海边常见的那种纯净透明的蓝色。中国大陆附近海域,是否也和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一样,严重污染了呢?
尽管如此,大海毕竟是大海,即便少一点点姿色,也足以浩瀚。难怪人们对山东人的印象多为宽厚善良,豪爽仗义,那是大海赋予他们的秉性。到山东看海,听海涛阵阵,沐海风习习,无论日照、青岛、威海、烟台还是蓬莱,都让我这个乐水的内陆人为之倾心。至于海水够不够蓝,也就不去计较了。

日照市灯塔广场景区

日照万平口生态园景区。遇到一群幼儿园娃娃,由老师带领在沙滩上游戏。觉得有趣,不由得驻足良久,原来是两人一组拥抱着跑,看哪一组快!

日照世帆赛基地

不知这天什么日子?在日照海边看到好几对拍婚纱的新人。蹭拍一张,沾沾喜气。山东小伙儿真帅,姑娘真漂亮!

青岛海滨。从日照到青岛,海水的浑浊度明显上几个级次。人多的缘故?

青岛五四广场,“五月的风”雕塑

奥运五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运动赛场

青岛奥运水上运动中心

百年栈桥,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

德国总督楼旧址。内部禁止拍照,只好拍一拍建筑。据说此楼仿照德国皇宫建造(按比例缩小),而皇宫已在二战中被炸毁。德国人若想知道皇宫什么样,可以来青岛。

崂山主要景点之一,龙潭瀑

道家名茶——崂山绿茶。从山上下来,进茶店歇脚,顺便要了一杯最好的今年新茶,20元一杯,可以续水。我不懂茶,请同行的一位大哥品鉴,连说好茶。

威海的标志“幸福门”,据说寓意为感恩大海给予威海人的馈赠

刘公岛,中国近代海军“不沉的战舰”。这是一个我向往多年的地方。岛上有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铁码头、电报局、船坞、炮台等多处纪念遗址。

中国甲午战争陈列馆。在刘公岛上,把一双老腿开足马力,在限定的时间内,以力所能及的速度,看到了我想看的大部分遗址,包括一直希望寻访的美国籍军官马吉芬的足迹。

海军公所——北洋水师提督署,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设于此

当年培养海军军官的威海水师学堂

洋教官宿舍,效力北洋水师十余年的美国人马吉芬在这里住过

洋教官宿舍的床。不知马吉芬当年曾睡哪一张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寓所。到威海,主要是奔着刘公岛。想得很多,本应专写开一博,想想还是免了,有些思考,也许还需要酝酿,不如等到想好的时候再说。
蓬莱长岛,九丈崖景区
长岛月牙湾公园,这里的海滩上有著名的“长岛球石”,一颗颗卵石被海浪琢磨得浑圆光滑,有的扁一些,像围棋子;有的圆一些,像弹球,非常可爱。
望夫礁。据说古代一渔女,丈夫出海打渔未归,遂抱子立于海边等待,久而久之,化成礁石。可能这个故事太凄惨,现在人们把这里改为“望福礁”。
蓬莱仙境,八仙过海的地方。当日天气不好,若是云雾缭绕,真像仙境

蓬莱阁。人太多无法取景,只好拍个牌匾

合海楼,建于渤海与黄海分界陆地延长线上。说山东人厚道,此行颇有体会。在合海楼遇到一位老哥,见我举了个卡片机乱拍,主动指点说,那边有二龙戏珠碑,田衡山栈道。说着竟当起向导,领着我和一对同游夫妇,去看田衡山他认为重要的景点。

二龙戏珠,渤黄海分界纪念碑。左边是渤海,右边是黄海。带路的老哥说他是退休司机,今年72岁,怕我不信,还掏出退休证让我看。他说从小就喜欢在这一带玩儿,现在每天来健身,很乐意与游客交流。

分界标记。其实看上去海天一色,完全没有界限。老哥带我们走了不少曲径小路,看到了一般游客不易见的景色,还推开一扇挂牌“游人止步”的铁门,带我们远望对面的港口,轻车熟路就像逛自家后院。

这便是田衡山栈道。看老哥辛苦带路,义务讲解,同游夫妇和我都觉得应该付点劳酬,以表谢意。参观博物馆时,我们向一位讲解员询问,给多少合适?讲解员笑答,给啥钱啊,不用!我们山东人都这样,热情!

看照片认识一下老哥吧!还真是。在泰山,请摄影摊的小伙为我拍照,觉得人家是做生意,想付几块钱,小伙说啥也不要,说不就是按几下快门嘛;在开往长岛的渡船上遇到一位果农妹子,聊开心了,非要把自己种的苹果送我尝。

蓬莱水城。逛完田衡山景区,参观了博物馆,老哥一直把我们送到集合地点。挥手作别,看他骑车远去的身影,想起差点儿以为他为赚小费,心里很是愧愧的。祝福好人老哥!

烟台山海滨广场。4月21日至28日,最后一站烟台。当晚离团,独自留在烟台,第二天动车返京。山东好地方!旅游就像读书,快速浏览后,也许会在空暇时静下心,慢慢品读喜欢的章节;速游一地也同样,若有机缘,还会再来领略那些喜欢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