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标签:
巴洛克罗马博物馆杂谈 |
分类: 文博体苑 |
文/老城
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弗兰德斯的鲁本斯等。此次《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包括卡拉奇、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等20余名17世纪罗马著名艺术家的50件绘画、雕塑和工艺制作等精品,全部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国博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批展品也许并非巴洛克时期的精华之作,但已是来之不易。本展策展人,意大利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馆长、艺术史学家乔尔乔·莱奥内提醒观众,有三件佳作最不能错过:卡拉奇的《青年男子肖像》、贝尼尼的《救世主半身像》和女画家简蒂莱斯基的《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
可能由于展区空间有些局促,展品未附说明文字,仅标明基本信息。观众若想详细了解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容,要么买一本导览图录,要么租一个语音导览器,要么用手机进入国博网——结果网络不畅,只能看文字介绍,听不到声音。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所幸展品精彩,还是不枉前来一看的。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为中意两国达成的五年文化合作计划经典艺术展览之一,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展期:2014年4月30日至2015年2月28日,票价30元。

北16展区,2012年《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曾在此展出,图为当时所拍。《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沿用了原场地。第一部分最醒目的便是卡拉奇和卡拉瓦乔的绘画及其他艺术品;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贝尼尼及同时代艺术家阿尔加迪等人的雕塑;第三部分为一组绘画作品。
卡拉奇的《青年男子肖像》,藏于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创作于1598年至1600年之间,1988年曾进行过修复。据说修复之后的画像与原作已有明显差别,可惜后人已经无法欣赏这幅作品的原貌了。
卡拉瓦乔的《施洗约翰》,藏于罗马斯巴达美术馆。创作于十七世纪初期,描绘的是青年施洗约翰的近景。
阿特米西亚·简蒂莱斯基的《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是一幅布面油画,这是此展中唯一女性画家的作品。我很喜欢画中弹琴的美人儿,圣切契莉亚丰腴可人。难道巴洛克时期的欧洲也和唐朝一样,崇尚以胖为美?
约翰·阿道夫·盖普和查尔斯·热尔曼的《三座经文碑》
彼埃特罗·贝雷迪尼的《神意的凯旋》。馆内禁止拍照,以上展品图片均来自网络。
此外,莫拉的《奏乐的荷马:听觉寓意图》,乔万尼·兰弗朗科的《圣彼得为狱中的圣阿加塔治疗》,尼古拉·普桑的《奥维德的凯旋》,阿尔加迪的5件作品:青铜雕像《一对使徒》、贴金陶塑《托伦蒂诺的圣尼古拉》和《耶稣会圣徒和真福像》,以及仿阿尔加迪原作的大理石雕塑《睡眠》等展品,也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