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2014-09-18 10:15:26)
标签:

巴洛克

罗马

博物馆

杂谈

分类: 文博体苑

文/老城


 秋凉了,同学老屋发来短信:国博巴洛克讲座,谁有兴趣?正想再去看看《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遂复:我去。上网一查,99日下午,意大利歌剧艺术大师朱塞佩·库恰主讲“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及其代表人物及作品”,特别邀请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帕特里西娅·帕切现场演唱。天儿不冷不热的,出门凑个热闹,总比呆在家里强。


 网上报名,如约前往。上午先看《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下午再听讲座。一视一听,有色有声!展览5月份曾看过一次,因7月底更换部分展品,据介绍包括第一展区卡拉奇的《青年男子肖像》卡拉瓦乔的《施洗约翰》和第二展区贝尼尼的《救世主半身像》等,所以这一趟,就为这几件名作而来。


 不规则的珍珠,奇特、古怪、变形,俗丽凌乱。。。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等,分别赋予“巴洛克”这个词大同小异的寓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16世纪下半叶兴起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于欧洲,有异于文艺复兴精神的一种复杂、奢侈与浮夸的艺术风格,包括建筑、绘画、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反映出的是同一种审美理念,又称路易十四风格。

 

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弗兰德斯的鲁本斯等。此次《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包括卡拉奇、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等20余名17世纪罗马著名艺术家的50件绘画、雕塑和工艺制作等精品,全部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国博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批展品也许并非巴洛克时期的精华之作,但已是来之不易。本展策展人,意大利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馆长、艺术史学家乔尔乔·莱奥内提醒观众,有三件佳作最不能错过:卡拉奇的《青年男子肖像》、贝尼尼的《救世主半身像》和女画家简蒂莱斯基的《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


可能由于展区空间有些局促,展品未附说明文字,仅标明基本信息。观众若想详细了解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容,要么买一本导览图录,要么租一个语音导览器,要么用手机进入国博网——结果网络不畅,只能看文字介绍,听不到声音。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所幸展品精彩,还是不枉前来一看的。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为中意两国达成的五年文化合作计划经典艺术展览之一,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展期:20144302015228票价30元。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16展区,2012年《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曾在此展出,图为当时所拍。《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沿用了原场地。第一部分最醒目的便是卡拉奇和卡拉瓦乔的绘画及其他艺术品;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贝尼尼及同时代艺术家阿尔加迪等人的雕塑;第三部分为一组绘画作品。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集建筑师、雕塑家、戏剧布景舞台设计师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贝尼尼,被认为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天才,《救世主半身像》创作于1679年贝尼尼81岁时,藏于罗马城墙外圣塞巴斯蒂安教堂,直到2001年才被确认为贝尼尼的原作。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卡拉奇的《青年男子肖像》,藏于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创作于1598年至1600年之间,1988年曾进行过修复。据说修复之后的画像与原作已有明显差别,可惜后人已经无法欣赏这幅作品的原貌了。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卡拉瓦乔的《施洗约翰》,藏于罗马斯巴达美术馆。创作于十七世纪初期,描绘的是青年施洗约翰的近景。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阿特米西亚·简蒂莱斯基的《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是一幅布面油画,这是此展中唯一女性画家的作品。我很喜欢画中弹琴的美人儿,圣切契莉亚丰腴可人。难道巴洛克时期的欧洲也和唐朝一样,崇尚以胖为美?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约翰·阿道夫·盖普和查尔斯·热尔曼的《三座经文碑》


国博:视听巴洛克(上)

彼埃特罗·贝雷迪尼的《神意的凯旋》。馆内禁止拍照,以上展品图片均来自网络。


此外,莫拉的《奏乐的荷马:听觉寓意图》,乔万尼·兰弗朗科的《圣彼得为狱中的圣阿加塔治疗》,尼古拉·普桑的《奥维德的凯旋》,阿尔加迪的5件作品:青铜雕像《一对使徒》、贴金陶塑《托伦蒂诺的圣尼古拉》和《耶稣会圣徒和真福像》,以及仿阿尔加迪原作的大理石雕塑《睡眠》等展品,也都值得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