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晚集 看世博

(2010-10-24 19:02:44)
标签:

世博会

上海

浦东

浦西

世博轴

分类: 华夏掠影

文图/老城

 

    最近一直在想,要不要去世博会凑个热闹?距闭幕还有11天,到底没有扛住诱惑,攥着朋友赠送的门票(自己的票早送人了),决定去赶个晚集。看来,吾老人家还缺少几分定力。毕竟一辈子只赶趟一次,中国再办世博会,还不定轮到我的第几代孙呢。

 

    “世博”其实是个好东西。从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近160年,人类历史地覆天翻,隔几年盛会一次也不为过。只是什么事让中国人一办,容易整大发了,非要弄个七千万的指标,有必要乎?

 

    这几天虽说赶上“人粥”,却没有想象得那么恐怖。三次入园等候安检分别是5分钟、40分钟(站错队了)、12分钟。10月20至22日入园人数分别是:64万、73万和86万。人虽多,秩序还不错,只要不去凑热门,不赶在正午就餐,找个小展馆附近,直饮水、餐厅、卫生间都不算太拥挤。特别是天气难得,多云,微风,很舒适。

 

    别人排队看展馆,我以“逛园子”为主。等十几分钟还勉强,超过20分钟的队绝对不排。首先进丹麦馆。 5月在哥本哈根没见小美人鱼,人家头一回出国,不远万里来上海,怎么也得看她一眼。运气不错,刚好排了20分钟,自是欣喜。

   

    暴走三天,脚底下像踩了风火轮。浦东浦西五个区游遍,热门馆一个没进,专攻小馆,竟也看了20多个(联合馆未计),要是按国家算,足有50多个,乃超水平发挥!展馆就是窗口,国家跟人一样,大小块头不等,贫富不均,张扬的,含蓄的,花哨的,素净的,什么脾气的都有。

 

    沙特财大气粗,花十几亿拔了个头筹:日本不甘落后,高价炫科技水平;英国别出心裁,惊艳创意蒲公英;俄罗斯大国气魄,德意志动感十足,法兰西玩儿的是浪漫时尚,连韩国都弄了个大馆。只有美利坚,随随便便,愣没把世博当回事,就想来一句陕西话:“把他家的”!

 

    亚洲兄弟很给面子。光看建筑,就可略见一斑。尼泊尔美轮美奂,柬埔寨特色鲜明,泰国风情万种,巴基斯坦古朴神秘。富国尽显实力,弱国量力而行。非洲联合馆虽然都是小国,但拿出来的东西很有代表性,多是我今生今世都不可能去的地方,因而逗留此馆时间最长。

 

    看世博有一种感觉,好比突然把天下各色美食一古脑搬来,令你目不暇接,来不及品味,只得狼吞虎咽,可惜了这么多道好菜,不容你慢慢观赏、慢慢咀嚼,慢慢消化。若是平日,遇到这样介绍某个国家的展馆,我还不得细细观看?

 

    园内游人,形形色色。对重视亲情的中国人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场景”,不如说是一个契机。子女用轮椅推着行动不便的老人,表现的是一份孝心;情侣恋人手拉手,感受的是现代时尚;温馨三口之家,体验的是游乐之趣。还有的人是第一次来上海,就为看这过时不候的场面。

 

    三天逛下来,地图看烂两张(不是我浪费,纸太脆)。已经把个园子烂熟心中。园内标识系统完善,连我这样一个不分东西南北的人,都能搞得门儿清。若是弄套上绿下白穿着,扮个老白菜充当志愿者,绝对十分称职。

 

    至于看到了什么,博友多有介绍,不重复了。观各路游人,倒是有些感慨。可惜我不会拍摄人物,各位看个意思就行。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世博接近尾声,安检如流水线。错开高峰,轻松入园

头一天进八号门(后两日五号门、四号门),等了不到五分钟,神速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事先研究好地图,直奔丹麦馆!白色螺旋形的外观,很独特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大步流星拐几道弯,就到馆门前了,20分钟OK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五个月前的丹麦之旅未得一见,小美人鱼在世博会上等我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届时在哥本哈根长堤公园,只能通过屏幕看在上海的小美人鱼

 

赶晚集 <wbr>看世博


终于见到小美人鱼了!

难为她跑这么远的路,也难为我专程来一趟上海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在丹麦馆体验骑单车的青年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贯通片区的高架步道,走在遮阳棚下,两边景观都不错

 

赶晚集 <wbr>看世博

来张人多的,这是阿联酋馆外的队伍

沙特阿拉伯馆前可比这壮观多了

 

赶晚集 <wbr>看世博

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也不难,但你得熟悉地形。这里是主题馆的服务区

我的午餐才八块三,觉得很对不起自己,又花25块买了份冰琪淋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在广场上一边休息一边等着看演出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一班轮渡,船上没几个人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世博轴上的“阳光谷”,远处是卢浦大桥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再看几张人多的。从侧面看世博轴,这一带很热闹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这边更是人挤人。黄花瓣是荷兰馆,青苹果是罗马尼亚馆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中国红左边巴基斯坦,右边斯里兰卡

拥挤不妨碍心情,人们像过节一样。中国百姓,真容易知足

 

赶晚集 <wbr>看世博

第二天(10月22日)是巴林国家馆日,工作人员忙着在馆前张贴宣传海报

 

赶晚集 <wbr>看世博

瞧这一家子

 

赶晚集 <wbr>看世博

父子。咋照虚了?汗!

 

赶晚集 <wbr>看世博

父子。老人的眼神很让我感动。

当年他是否也像那位年轻父亲一样,把儿子扛在肩上?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也是父子。他们从哪儿来?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一对夫妻推着一对小宝贝儿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孩子的用品要带全,瞧这一车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幸福之家

 

赶晚集 <wbr>看世博

抱着纪念品的男孩很开心

 

赶晚集 <wbr>看世博

隔辈儿亲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这几位大约远道而来。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

出门看世博,是全家的一件大事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好孝敬的女儿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老人们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世博三日游,比年轻人都精神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从浦西过江来的游客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聚精会神。这几位年轻轻的,眼神好像都不济

 

赶晚集 <wbr>看世博

各人看各人的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这样照相的多是年轻人。不知道看没看见提示

图片使用了一下模糊功能

 

赶晚集 <wbr>看世博

这位也是,干脆背对那个牌牌

留些面子,也模糊一下

 

赶晚集 <wbr>看世博

看几张风景,位于浦东世博公园的风雨桥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世博公园的木雕,设计得真棒


赶晚集 <wbr>看世博

世博文化中心花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