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从芬兰湾向西再向南,海岸线环抱着一片富饶的平原,这就是东欧波罗斯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整个行程,游客中只有我们一行十几个中国人,真正感觉到了身在异邦。
三国面积分别为4.52、6.46和6.52万平方公里,加起来还没有广东大,人口更是只占广东的8.5%。相距不远、环境相似的三个国家,三种语言、三种货币。看起来,在逐渐摆脱前苏联的影响之后,爱沙尼亚更象北欧,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则接近西欧。
这一站本来并没有在计划中,所以对这三国知之甚少。出行前看到一篇网文介绍说,很值得一去。但我还是没想到,它们竟然会给予我那么大的惊喜,让我这个“老城”,在真正的中世纪老城里逛了个美!
作为前苏联的小加盟共和国,1990和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相继宣布独立。虽然前苏联时期它们是加盟国中经济较发达的,但在“劳动分工”原则的控制下,受到较大制约。近20年来,随着三国政治转轨的完成,在克服了独立初期出现的困难后,三国经济都出现了复苏与增长。
出门在外,除了游览,吃住行最重要。这几日以西餐为主,酒店虽小,却非常干净,早餐丰富,服务也好。团队16人,旅行社配了49座大巴,每人一排,想坐就坐,想卧就卧,非常受用。车况极好,路却一般,少有高速(好像也不需要),有时会遇上搓板路,增添点旅途花絮。
在波罗的海三国生活的华人很少,据说各国都不超过百人,也极少有中国餐馆,中国游客更是寥寥。所以我们就成了绝对的“老外”。逛里加的商场时,一个小男孩瞪着一双浅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我们看,呵呵,和我们小时候看洋人一样!
塔林到里加的公路,很长一段与海岸线平行。应大家想看大海的要求,司机特意把车停在一个海滨浴场,让我们拍照。可惜那天下雨,空旷的海滩上只有一对母子。据说假日里如果天气好,这里很是热闹。
游了多座老城,感慨当年梁思成为什么会有北京保护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这其实是世界各国保护文化古迹的共识。走在曲折的古城小巷中,不时想起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北京老建筑。如果当年听梁先生一言,保留老北京,它一定会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独特的古城之一,不让巴黎、罗马!
失去的已经永远失去了,叹息也没有用!还是踏踏实实欣赏人家保存完好的古城吧。照片还没整理好,先发几张当地景点以外的市容市貌,关于那些老城嘛,容我一座座地介绍!

爱沙尼亚:俯瞰塔林新城,很少有高大建筑

整洁宁静的街区

当地著名的爱沙尼亚塔林国立理工大学

骑自行车的爱沙尼亚青年

塔林新街区一角

塔林城里有很多老房子

波罗的海里加湾的一处海滨浴场
沙滩上只有一个儿童小小的身影

拉脱维亚:行人稀少的里加街头

里加的一处露天咖啡馆

里加街景,电线像织网,是这几个城市的特点

里加一家商场。注意价签!不是物价便宜
是这里的货币太值钱,1美元只能换0.53拉脱维亚拉特

立陶宛:维尔纽斯议会大厦

维尔纽斯市中心广场附近

维尔纽斯大学。据说一位来自山东的中国留学生在楼前拍照寄回家,父母说什么也不相信这就是大学。这位学子不得不在附近的总统府重拍一张寄去交差。

等公交车的维尔纽斯市民
市区到处是这样大片的树林、绿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