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游玩
标签:
旅游情感 |
分类: 旅游、活动 |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渝中区96公里,东距綦江县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
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28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265米--1442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
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5年6月5日,重庆市中山镇荣获" 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
地理环境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约62公里,重庆主城区96公里,
东距重庆綦江区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120公里。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28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265米--1442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 中山古镇历来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重庆綦江、四川、贵州、合江等地的产品物资大都集中于此交易。山货靠水上外运,大米、食盐及其它生活用品从水路运到该镇后,再由马帮运到合江、贵州等地进行交易。
古镇历史悠久,古镇原名龙洞场,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7年,明朝设有清溪县;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建制调整后为中山镇,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8年被重庆市旅游局评为"十大名镇项目"、"十大生态旅游项目"、"十大乡村旅游项目"之一。
旅游产业
国内诸多艺术家及领导相继来到古镇考察,并给予中山古镇极高的评价,明确提出:乡村旅游要解放思想,突破性推进项目开发建设。2009年,中山镇加大古镇保护与开发力度。随着
旅游开发建设的推进,古镇已成为绘画、摄影、影视基地,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中山古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截至今10月底,来中山镇的游客已达3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96万元,均比2011年同期增长25%以上。中山古镇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已成为重庆江津旅游的新亮点。
古镇老街及周边庄园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渝西老年产业园"。重点是恢复"万寿宫"、"郑家祠堂"、江家码头、清溪县城等人文遗址,建设中山滨河路、游客接待中心、中山后街等古镇拓展区;开通进入古镇4公里笋河水上游项目;围绕清溪滨河路和古镇两山腰培育"古庄园"群。
爱情天梯"及四面山北部景区建设--打造"中国·婚恋苑"。油化中山场镇至斑竹园,盆溪口至双峰寺20公里公路;以"爱情天梯"为核心,整合"十里峡谷画廊"、黑神庙瀑布群和双峰寺等景点;推出"情侣节"、"金婚节"、"银婚节"等民俗文化活动。
石天井及大园洞东部景区建设--打造"古镇森林氧吧"。充分利用大园洞国家森林公园和石天井世外桃源的资源优势,对中山三合场至穿洞水库的10公里进山公路建设;保留高山原生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引资打造古镇森林休闲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