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杂感
文/灰妹儿
没有比这更多的眼泪,没有比这更深的悲伤。
回想起来,小时候时常挨打,但每次挨打都少有眼泪。那时家里姊妹多(五个不算少吧?),而身为老大的我却很贪玩,时常与伙伴们忘情于“山水”。山坡上的草地和山脚下的小河沟,那是我们流连忘返的乐园,还有那“人迹罕至”的废料场和曲里拐弯的房前屋后是我们嬉戏的所在。父母都很忙,身为老大的我需要分担一些家务,比如买米、做饭、打牛奶,比如把弟妹从幼儿园接回家来……,母亲的叮嘱总是被玩得忘乎所以的我搁置在后脑勺。每当夕阳西下,伙伴们恋恋不舍分头散去的时候,才想得起来回家是需要小跑的,心中是有些恐慌的,挨揍的风险是巨大的。如果母亲先我到家,十有八九得受审,运气不好的话,便会接着饱尝一顿干笋子炒爆肉的美味。黄荆棍下出好人是那一代父母教育子女的基本信条。而揍俺这个老大,那更是忙碌中的母亲以儆效尤的便捷方略,可她又偏偏生了个犟驴一样的大女儿,那驴身上的毛很不容易理顺,面对弟弟妹妹胆怯的眼神,我时常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母亲挥舞棍子的力度越大,我的牙关就咬得越紧,极少有“变节”的情况发生(也不是绝对没有),其结果可以想见,那便是赢得越发生气的母亲更多的“犒赏”。不过,噼噼啪啪的“家教”往往只得悉悉索索地收场。
我家女孩子多,与外人打架明显不占优势,故时常遭到邻家大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莫名的欺负。一次狭路相逢,又遭挑衅,忍无可忍的我揭竿而起。有道是哀兵必胜,长期的积愤化作“无敌”的力量,我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手脚并用,连踢带拽,那男孩被我越战越勇的拼命精神所震慑,只一会工夫就俯首称臣,且从此不再骚扰。那一次战斗结束,我头发散乱,目中无泪。今年,分别多年的男孩二姐与我相见,当年那个伶牙俐齿,惹事生非的二姐已然不再,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箴默拘泥的女人,岁月能改变许多东西,包括人。我把那段与他大弟弟相关的精彩战斗片段说与她听,两人乐得哈哈大笑。不知道那个敦实好动的男孩,如今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记得当年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人们倾巢出动,临行不忘彼此提醒多带几张手绢。那次,我带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花妮一家洒下了一大把同情的眼泪。那部电影,如果从开场到结束都算上,顶多哭了两小时,手绢只打湿一张。
07年正月,我的姨妈过世,我带着母亲回到渝东南的老家奔丧,守夜那一晚,当我跟着道场班子围着姨妈的棺木"打饶关"的时候,热热的泪水才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不停地从脸颊滚落到脚下的泥土里,寒冷的夜充满从未体验过的亲人离世的哀伤。
人生有许多的未知。5月12日14时30分左右,山倾地裂,路断楼塌,瞬间近7万生灵魂断残垣。九十多公里以外的我的同胞,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命重创。灾难与成都擦肩而过,梦魇曾经前来叩门。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震惊,有生以来最深的伤痛。至今,已发生有感余震上万次,脚下的地面频繁地晃动。同事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感觉晃动得比较厉害,跑出去站会儿又回来上网查询,不用几分钟就可以知道青川或是北川又有几点几级的余震发生,真可谓是灾区感冒,成都发烧。在QQ群里,时不时会冒出一句:“又震了。”一会就有人回应:“就是就是,好凶险哦!”毕竟,我们同处西蜀大地,同受先祖泽被,唇亡则齿寒啊!
今天一早就开始下雨,雨很大,道路很快就积水了,温度也下降了不少,我换掉了薄薄的裙子和纱衣,穿着长裤还感觉有些冷,不敢大开窗户,现在是下午六点,雨虽然小一些,可是,风却开始呜咽,不知灾区的同胞会怎样,他们的帐篷会不会漏雨?堰塞湖会不会又重新出现危险?
一个多月来,我仿佛置身灾区,仿佛感同身受。每天,都被电视中的画面牵动而泪流满面。泪水,包含着悲伤,为那些逝去的生命,为那些垮塌的家园,为那些顿失亲人的同胞,为那些惨遭苦难的乡亲;泪水,还包含着对无数善良中国人的感动,对无数勇敢中国人的钦佩。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国家,在发展中已经强大了起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政府和军队,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快速的反应,我们的领导人,能够体恤灾区,心系灾民,这更给灾区人民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的人民,能够亲如一家,伸出援手,共赴国难。
睡狮醒来,八方震撼。相信坚强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够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富饶的新家园从祖国西南的那片曾经伤痛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像明珠般散发出耀眼迷人的光彩。
坚持、坚强、坚韧、坚信,胜利一定属于四川人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