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
图.文/灰妹儿
“五.一”那些天,终于可以不用值班。抓紧假前那点时间紧锣密鼓地搜寻游玩之地是我当前的头等大事。有熟朋友告知一个去处,把俺激动得那叫一个……那叫一个......,一张脸立马就绽放出一朵大大的龙爪菊(老公的朋友中有一笑就满脸“磁力线”的主,众人拥为“菊花”,俺在此不妨也将此花中君子拿来一用),无奈俺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老公打死也不参加,理由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跟着车队旅游光剩下赶路。“那好,你选一个出游的好方法”,我是不依不饶。老公还真就联络了四家人,剑指阆中。
何谓阆中?上网查得如下资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阆,门高也。”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阆中”:“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阆中”:“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
甭管怎么解释,阆中,无非是指合壁中的开阔平坦地带吧?
又说,古城阆中,战国时期曾为巴子国国都,巴人与汉民族长期聚居,形成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汉唐时期,阆中又是我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和世界第一台浑天仪。人祖伏羲的母亲华胥就出自阆中。
八人三坐骑,驱车三百里,问路好几番,赶到目的地。其实,中途在南充吃过川北凉粉,在西充碾过几十里烂路,终于在下午五点左右行进在了阆中的保宁醋大街上。嗅着满街的醋香,左拐右拐,找到早已预定好的桃源大酒店,方才卸下不多的行李,提着上了楼。一伙人囫囵地洗过脸,又急不可待地去寻找古城。
找到人称的古城,差不多已经到了下午的五点。经过一天劳顿的一伙人显得有些疲惫,此后的游览便是走马观花,不得要领。

在四川,一项有“少盐多醋”的养生名言。古城阆中更是有400多年生产醋的历史,这里不光生产家庭常备的食用醋,还生产火锅醋、保健醋、宴会醋、饮料醋。醋在这里既是调味品,也是保健品。酸酸的保宁醋已经是阆中乃至全川人民不可或缺的东西。

(中天楼)

(楼中顶部的太极八卦图)

(古城游客)

(古城原著民)

(别样的房屋)

(晒太阳的老人)

(老人手中的馍不知道是不是名气很响的保宁蒸馍)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方少见的门脸)

(似曾相识的旧式砖瓦房)

(大树下的年轻人)

(旧巷子)

(江边夜啤)

(江对岸的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