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杂谈原创校园大学 |
哼着许巍的《蓝莲花》,从高中蹦着跳着进了理工大。在高人林立的校园,多少次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齐园的长椅上,看着他们匆匆而过。看着繁华落尽,落叶归根。仿佛一夜之间,时光流淌了十年。在我离开哪儿时,才戛然而止。我背着行囊,回望,前行。依然在岁月的路上走着,追寻着心中自由的世界,在清澈高原上徒步远行。
往日的故事在一刹那变为永远都不可回头的流水,任我如何打捞都于事无补。终于我拿起丢在桌脚许久的笔,在淄博没有星星的夜,穿上时光的晚礼服,淡淡地记下我的大一,迄今我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年。那时陌上的蓝莲花初开,如此青涩,就那样纵情地张扬地开着。
回忆起一幕幕堪比奥斯卡大片的片段,享受着幸福与痛苦的纠结,而我却乐在其中。因为那一年中,我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也许一辈子最华丽的转身。
写下这篇文字,将压抑了多时的感情倾泻而出。这才领悟原来我也是会笑的男子,平素仅仅用冷傲的外表掩盖内心的不羁和畏惧罢了。
大一,真的是刻在心里的日子。不敢在这炫耀什么,离开大一的时候,那种感觉才会明白。
-前记
一.陌上花开
那时陌上花开,而今别样粉黛。
记得2006年9月的一天,我背着行李,在大队人马的护佑下来到东校。是在高中压抑太久的缘故,我忘情地在校园李奔跑,将别人异样的目光融化在放纵的幸福里。
和母亲挥手作别,我肯定哭了,只是我不肯承认而已。从那一刻我明白,我已经在路上,一个人的路,一个人追着风。
忘不了军训时,我喊教官师哥,自己的那点小得意。从那个比我矮半头小半岁瘦半圈的师哥口中,我懂得原来象牙塔内并不是想象中的悠闲自得,要自己慢慢去体味。
为了出点小风头,训练间隙本男自告奋勇出来高歌一曲,忘乎所以地唱着。现在想来,当时女生们一定莫名惊诧,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高人,一句歌词能转十个调。
把那套绿色的衣服放进行李箱,十天,我经历了大悲大喜。但最后还是搭上了梦想地铁最后一班车,开往了春天。
现在反而有些怀念一千个人在大太阳下席地而坐,汗流得肆无忌惮,歌喊得声嘶力竭。大二的生活如此稳定,却少了一些冲动,一分激情。最近老在MSN上和死党抱怨:和那些大一的孩子相比,我老得如此不堪。也许,那种初生般的热情只有大一才会有,现在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怀念。
初见那些陌生的脸,我近乎有一种冲动,想上前一一拥抱他们。仿佛前世相识,穿越千年的尘埃在此时此地相见。现在忆起,突然发现从一开始我就被他们的真实打动,每一人都那么透明,那么天真。在绚烂的青春,与他们相识是一种幸福的光荣。为此我不会计较一年有多久,因为一生也不过如此。
大一的第一个月,是我迄今为止报销话费最叹为观止的一个月,583.64大元。我抓狂般拿着手机打长途,从父母到七大姑,八大姨,再到天南海北的同学。凡是和我扯得上一丝关系,就会日夜受到我的电波骚扰,听我哭诉着离愁别绪,一把鼻涕一把泪。
对第一个月我的枕巾和被单说声抱歉,海边生长的我想必眼泪也是不一般的咸涩。
哭过了,成长着。同现在怒放的花相比,我更珍惜过往。那时虽是个小小的花苞,却有着最初的梦想,等待生命怒放的守候。
二.流年
初进大学的日子,如今想来,无疑是不堪回首的。那些日子,仿佛又回到高考前,为了分专业占得先机,汗飞作雨也顾不得了。坐在后排靠窗的位子,把各门功课一色排开。从晨露未稀到暮落黄昏到长夜未央,手里的书不停地换,有时奋笔疾书,有时偶尔停笔沉思。倦极了抬头看一眼窗外的天空,虽然淄博的天谈不上干净。那时候总爱隔过远山极目眺望北方,想象那是风吹来的方向,心中浮着一些最单纯明了的远望。
老同学时不时发来message,问东校怎么样。我习惯了用平淡的语气回复他们:简单,干净,是个学习的地方。它没有西校高楼林立的建筑,但多了一种古朴的气息,一种文人雅士的质感。
信息栏里贴满了招聘,求职,考研,卖车的信息,每天人头攒动,为了一块小地方瞪大了眼。大学真的是一个小社会,你会学到很多收获不少。社团活动像百团大战,四处拉人,宣传自己的私家创意。北食二楼时不时放个小电影,搞点文艺活动,也别有一番兴致。
记得最深,每天六点黑灯瞎火爬起,也不管扣子扣正了没,撒腿就往跑操集合点狂奔。眼皮抗着议,肚子示着威。跑完,去南食买上一块面包,一路啃,一路走向教室。那时的自己疯了吗?只是看见别人行色匆匆,我也停不下来,我依然在路上。
淄博的秋,是深湛高爽的季节。树飞了黄叶,残荷剩下枯枝,秋就深了。之后,便是冬.春.夏。曾问过一位舍友,也许有一天,我们都成了理工大苍老的孩子,还会翘着脚在湖边看它的日落吗?还会听偶尔掠过的飞鸟相鸣吗?他说会啊,身系之,神往之。离开东校半年,我才明白:离开只不过是在想念上加了一扇空窗。
流水悄悄,将我夏花般绚烂的大一也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