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武侠穿越 |
分类: 武侠作品评论 |
所谓“穿越”,其实就是时空的转换,通过穿越来形成一种审美激情和文化体验的对比,形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形成“好看”,并从奇思异想的创新深度和时空拓展的文化广度中来形成“耐看”。
说到武侠的穿越,最早最典型的当然就是黄易的《寻秦记》,20世纪末的一位香港特种兵,受科学家的派遣去到先秦,想要通过见证秦始皇登基大典来理解秦时明月。在21世纪的大陆新武侠中,方白羽的《游戏时代》系列也可以算作“穿越”。也有向后穿越的,比如风行一时的“秦俑”电影。到今天,穿越题材甚多,融会的题材和情节元素也日益复杂,如后宫、科幻、言情等等,穿越日益成为一种综合题材,使穿越自身成为一种文学类型。
从总体的题材和情节处理来看,穿越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有意穿越。像《寻秦记》和《游戏时代》都是为了探寻古代的秘密,那么,主人公在古代就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因为反正要回到现代,也就很难融入到古代情境当中,哪怕这种情境只是一种虚拟;当然,因为悬隔了几千年,也就可以用古代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来理解古代,从而具有更加深刻的超前性和先锋性。
一类是无意穿越。《天命传说》就属于这一类,诸如“穿越时空的爱恋”也多属此类。主人公完全是不由自主地到了另一个世界,并没有回去的路,所以,他虽然还有现代人的心智和性情,却不得不融入那个时代,这样,他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真正”地体验到人类文明进程中另一个阶段的人性和文化。或者换句话说,这样一来,作品会更加“贴近生活”,表达和反映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画卷。
《天命》写得很阳刚。十六国以及整个公元3-6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文化剧烈震荡的时期,我以为以此为背景,可以有很大的文化空间,写出中国人性与文化的原性觉醒与文化提升,丽端的《逝水残歌》、碎石的《逝鸿传说》都是这样的作品,都是以古解古,是以现代人想象当时人的情境。而通过穿越,却可以有另一层的意义,就是古与今在文化深处和人性深处的对话。方知晓对慕容秋和祖月的不同态度,其实就是两种对话的结果。
穿越也常常伴随着“无厘头”。在武侠领域,我更喜欢写得严肃、悲壮一点的作品,这当然并不是说不需要“欢乐英雄”,而是穿越这一类型,本身就是以现代人的优势去回溯古代人的不发达,历史本身的深沉、严肃与悲壮在这里就已经是一种内在的几乎“无可更改”的基调。试看戏说清宫,当下又戏说明廷,其中有多少东西值得回味?武侠本身是一种阳刚之美,其壮烈犹如日本的武士,其高贵犹如欧罗巴的骑士,其自由犹如美利坚的牛仔,其绚美更如樱之云蒸霞蔚、如梅之傲然凌寒,是中国独立、自由价值体系和审美体系的民族象征。
《天命》表现的这种风格,就恰是上述中国人的独立风格。在此,期待着《天命》接下来的描述和体验。而穿越也就可以构成武侠群星璀璨的情节模式之一种典型类别。
这篇小文是应《今古传奇武侠版》之约而写,题目还没有想好,就让碧晚枕去帮我操心吧。在此,也谢谢碧晚枕了,喜欢她写的花絮。
武侠评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