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实作为一种力量(7)

(2010-08-14 08:02:16)
标签:

七十年代

阿城

王安忆

鲍昆

朱正琳

古尔浪洼

读书

分类: 读书札记
09

  阿城听敌台的日子,其实挺安逸,我都有点向往。虽然,阿城一再强调,自己度日如年。
  
  王安忆剧团的日子,基本上算是平淡。让我略觉失望的,是王安忆的文笔。一个写了那么多小说的著名作家,何以将一篇回忆七十年代的文字,写得那么拗口难读。也许是因为七十年代,在她心目中真的比较沉闷,文字的风格跟记忆中的感觉,进行了统一?
  
  顺便在这里插个小花絮,八卦一下。在读正文前,看到王阿姨(我打拼音,这个名字自动跑出来了,挺有意思)七十年代的漂亮照片的时候,我忍不住感慨了一下,真美。接着就有种预感:她的介绍文字中,一定不会出现出生年代。眼光向右平移过去,一看,果然。
  
  读过了张郎郎,再读朱正琳的监狱生活,就觉得没有那么震撼了,甚至觉得有点沉闷和琐碎。朱正琳是学哲学的,连写七十年代,都是正题、反题、合题三段式的。说实话,读完朱正琳,我有一种不应该产生的想法。我觉得,学哲学的,就应该这样,在监狱里蹲蹲,这样,他们对哲学的理解,可能更加深入。
  
  读完鲍昆的叙述,就会觉得,其实七十年代,乃至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些东西,在骨子里其实是没有变的。比如,在重大活动到来之前,我们的国力会忽然空前强大,一下子创造出很多东西出来。当重大活动过去,这些东西又会很快消失掉。似乎,从不在这世上存在过一样。尼克松访华前,“北京市政府就临时制造了很多扫雪车、铲雪车,都是利用解放卡车改造的,在车上家里可以滚动的雪刷和可升降的刮铲。这些车被喷上了鸭蛋青色,每天在主要街道上活动,很有点节日彩车的感觉。不过,随着尼克松访华的结束,这些车辆立即奇迹般消失了——把加上去那些部件拆除之后,这些卡车重新又去拉货了。”即为一例。
  
  想想奥运会前的种种建筑奇迹,想想现在正在如火如荼展览的世博会那些场馆,其未来命运,不用讨论,两个中国人只要相对一笑,便知未来其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