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之四:乐
(2009-02-02 17:37:39)
标签:
今年过年之四 |
分类: 平常日子 |
四、乐
过年,总结出了人生的三大乐趣:读书,晒鸟,看碟。
读书,俺最喜欢三上之中的枕上。俺觉得,书读累了,将书往床头一放,闭眼就睡,那简直是人生之极乐享受。小媳妇也曾是读书人,自然不会变成“这屋里有书没老娘,有老娘没书”的悍妇。但俺“左手拿好书,右臂搂美女”的美好梦想,却被她早早敲碎了:“记住,床上有我没书,有书没我。”这也不能怪小媳妇,因为床实在是太窄了。
今年过年,小媳妇格外开恩,侧着身,为书让出一席之地,容许我枕上读书。真是太爽了。过年的几天日子里,吃喝玩之余,俺在枕上重温了《论语》,读完了《追风筝的人》。
曾多次读过《论语》。每次,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如今重温,细细品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特别是读孔子的自我报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百感交集。“三十而立”,“立”,就是将方向定准了。可是,俺都三十有二了,十二年艰辛努力,以为一切都有了基础,可以瞄准方向,拼杀到底了。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将一切冲的稀里哗啦,乱七八糟,弄得俺不知道何去何从。再看着俺工作的这家工厂的老板和几个股东,为了死撑着不让公司破产,车子、房子都抵押了出去,回家天天与老婆干仗,上班天天被供应商追债。俺真不知道,老板与俺,俺与老板,到底是谁幸运,谁不幸?
《追风筝的人》,买来好久了,一直读不进去。尤其是前六章,俺感觉真是不忍卒读。俺在枕上一边翻,一边嘟囔。不料,到第七章始,忽然变得精彩起来。12岁那年,哈桑追风筝时发生的悲惨故事,让俺读的唏嘘。阿米尔对友谊的背叛,让俺觉得惋惜。成年后,阿米尔那段悲壮的救赎历程,让俺读的热泪盈眶,心中酸楚。其实,我身上又何尝没有过类似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但我的心过早麻木了,我的笔太早变冷了,所以,我的心中,笔下,难以涌出胡塞尼的那种悲悯、温暖与细腻。
读书累了,俺就开窗,晒太阳。俺小房间的窗向南,从早起,直到日落,阳光都可以射到床上。以前,天天忙碌,俺觉得,除了必要的觉之外,无所事事,多躺在床上一分钟,都是浪费。可是,打公司经营变得困难,一切自己追求的东西破碎了之后,俺忽然发现,原来晒太阳,其实也是一种非常享受的事。
今年过年,有点冷,天阴,无太阳可晒。自初三之后,气温才渐升,太阳越来越灿烂。每天,吃饱了,喝足了,开窗,伸展开四肢,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是件多么享受的事。常常,我就那样躺着,上半天开左窗,下半天开右窗,让阳光的瀑布,肆意地洒进来,肆无忌惮地浸透我的床,洗过我的皮肤。有时候,我的内心也会挣扎,想我应该是晒太阳的富翁呢,还是晒太阳的渔夫;有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就晒太阳。
小媳妇看我每天挺在床上,很奇怪,问:“你在干嘛?”俺答:“晒鸟。”人生短暂,瞬息万变,阳光正好,适合晒鸟的日子,不是很多。管他是富翁,还是渔夫,当有机会、有时间能舒展了四肢晒鸟的时候,就多晒晒吧。免得日后看见大雁飞过天空,才后悔没有放小鸟出来透风。
最后说说俺人生的第三大乐趣:看碟。俺爱上盗版D9的日子不是很长,两年。但俺购碟的速度惊人,已经好几大箱了。张广天说过,所谓的小资,就是小时候在农村,没看过电影,长大后,有个什么破烂片,都追着进电影院去看的那类人。很不幸,俺就是小时候没看过电影的那种人。但俺现在,还是没钱进电影院,只好购碟,聊以自慰。但俺自我感觉,有时候有点良好,不想看烂片,想看点有档次的好片。好片呢,D9上才能展示的出来。而D9,正版的太贵,只好买盗版。俺便如此这般,变成了正宗的农民伪小资。
今年俺给自己准备的大片是:需要动脑子动感情的《海角七号》,《梅兰芳》,《血色黑金》,《玫瑰人生》;不需要动脑子的和感情的《狙击生死线》,《狙击电话亭》,《时空线索》,《惊魂下一秒》,《连锁反应》。但说实话,我觉得不需要动脑子和感情的《时空线索》、《狙击生死线》拍得真好,让我感动、感慨、感触、感悟,结果,杀死了好多脑细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