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0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008-09-03 08:41:09)
标签:

闲读诗词

李煜

杜甫

白居易

班婕妤

李白

古尔浪洼

杂谈

分类: 闲读诗词


  当寒气渐起,秋意渐浓时,便是织布缝衣的季节了。“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自汉代月下,班婕妤首开小差,在缝制寒衣时,偷偷在腰带上开小缝,想念远方的亲人开始,闺怨便开始溢出月夜,四处飘荡。“栏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谢惠连);“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庾信);“长安城中秋夜长……传声递响何凄凉”(温子昇的《捣衣诗》);“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一直漫入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中,直到诗人问出了所有思妇的愿望“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孟郊《闻砧》)。月下砧声,不是为了伴奏杜鹃声和猿啼,而是在催游子归去。“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白居易《江楼闻砧》)。“听尽西窗风雨。又听东邻砧杵。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何处。何处。一树乱鸦啼暮”(仇远《如梦令》)。“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无论客居何处,只要砧声一响,总会带出游子的思念。

  到了写诗词比治理国家更在行的李煜笔下,捣衣声听在耳中,感情就更加复杂了。“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国家丢了,美人散了,自个儿,也成了阶下囚。长夜仰首遥望,虽然长安仍然一片月,万户仍然捣衣声,但故国却早已“不堪回首月明中”。那离恨别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那“无限江山”,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