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认识事实——关于FPC的点点滴滴
(2008-07-31 07:49:08)
标签:
fpc
pcb
事实
古尔浪洼
杂谈
|
分类:
事关专业
|
很多时候,我们解决不了问题的原因,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未能认识事实。
之所以未能认识事实,是因为有很多因素会干扰我们,使得我们在认知事实的时候,会发生偏差。
比如:冲切外形时,有毛刺。你先接到了QA的报告,告诉你,说,毛刺很严重。你一看QA采集出来的样品,果然,是很严重,一下都不能冲了。一会儿,你接到了工艺部解决问题工程师的报告,说不严重,你一看他给你的样品,果然很轻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你问生产部,主管告诉你,不良比例达30%。好了,你开始判断吧,到底严重还是不严重?到底能做还是不能做?
你心里嘀咕:都是些什么狗屁信息,相差这么大,还是老子自己去看吧。结果你跑到现场一看,三个部门报告的都不准确。比例其实只有1%的不良,其中,只有个别的几个毛刺严重,原因是有三PNL板因为裁板的时候,正好切到了外形0.1mm的地方,冲切时会带严重毛刺,其余的毛刺很小,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三个部门的报告相差这么悬殊?
究其原因,简单。一,QA一般都挑最严重的给你报告,给你的样品,挑选的自然大多都是比较严重的;二,解决问题的工程师,尽量挑选最轻微的给你看,以证明问题不严重;三,生产部计算不良比例的时候,正好拿了切到边的块板冲出来的零件计算的,所以不良比例达30%。
虽然,从这几个部门报告的角度和数据来讲,可能都是事实。但却又都出现了偏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要搞清楚这些,还需要我们回过头来,了解什么是事实。
事实,是有以下三方面构成:
1.0
报告的事实——也就是你的下属,或者旁人向你报告的信息,这里面,往往会出现交流的偏差;
2.0
想象的事实——你在听下属或者旁人报告时,一般都是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想象出事实,这里面,会出现偏差;
3.0
观察的事实——报告的人,或者你自己,在现场观察过,但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纬度的不同,会造成你观察方面的误差。
这些误差,共同造成了你的认识与事实之间的偏差。
而这些偏差,又会造成你判断的偏差。此时,你下的决定,应对的策略,很可能也会发生偏差,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那到底如何解决,或者尽量减小这种误差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身体力行执行“三现主义”——现场、现时、现物。
任何问题发生,千万不要单凭一面之词,或者一星半点的信息,就轻易做出决定和判断。无论是你自己,或者下属,在问题发生时,尽量马上到现场,尽量全面观察、分析,采集到足够的信息,拟定合适的措施,再执行。这样,我们出错的机会会大幅度下降,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才会大幅度提高。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