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札记 |
再说说郑渊洁这老头
文/古尔浪洼
郑渊洁说,真正的作家,“应该灵感四溢,创作处力处于井喷状态,生活中任何意见事情都可以点燃他的创作的欲望。”记者问到他自己为什么30年来想像力有没有枯竭过,他回答:“为什么会枯竭?我是作家啊!我的脑子就像个汽油桶,划根火柴就会点燃。这根火柴就是我的眼睛,我看到什么就会写什么。”
这老头,我喜欢。
我喜欢他那种心态:一本杂志写21年,那种寂寞,他真耐得住。
可他的激情一旦释放,却又煞不住车。现在,他简直像个人来疯,见什么捣鼓什么,写童话,出杂志,整博客,制作自己的脱口秀节目,参加各种访谈和娱乐节目,给各种报刊写专栏,办学校,搞家教,据说还要拍电影……我真是想像不出来,一个人哪来这么多的精力?
我也喜欢他那种敢讲敢说的风格。
最近不是出了个作家收入排行榜吗?好多作家出来做种种说明那个排名不准。尤其是排名第一的余大师,表达的较为复杂。我简单总结,好像两条:①1400万不准,多了,肯定是连盗版数也算了;②也说明他的作品还不错,卖了那么多,读者还是喜欢他的。
这老头听了也出来凑热闹,批“状元郎”作家的文字“炉火纯青”。
作为一个50后作家,难得是,他经常提到他欣赏的作家,其中有一个,是80后的韩寒。而且,他还不止一次这样讲,是逮个机会就讲。他也常常在他的脱口秀节目里推荐他不认识的作家的作品。我记得在《郑氏胡说》中,他就推荐过王小波。他不认识王小波,以前没有读过王小波的作品。
更有趣的是,这个童话大王,竟然没有读过《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他说,他读过的童话是张天翼写的。他认为写童话靠的是想像力,而不是靠别人的童话。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找打——如果让那些“著名”的评论家们看到的话。总之,我是认同的。确实,作家应该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天天去看别人的感受。
最近又看到他天天坐在马桶上,搞他的另一个脱口秀节目《郑在方便》。呵呵,能把节目整到厕所里去,也许也只有郑渊洁才能干得出来!
我不知道他的作品会不会像《安徒生童话》一样传世,但至少大部分的童话不会速朽吧?至少像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这些名字,有两代读者都很熟悉了,而且,看样子下一两代人还会喜欢下去。
能达到这样,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