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和2、3
文/古尔浪洼
有些数字,看似普通,但放在生活中去观察,却非常有趣。
比如9和2、3。
9
如果是买一台笔记本电脑,4999元,你可能觉得能接收。但如果是5000元呢?你可能觉得有点不值。Why?因为5000元可能突破了你的心理价位了。商家更是深谙此道。所以商场里的产品价格,从9元到9999元,都有。商家希望的,就是你在乎那1元。因为你在乎,他们就可以多卖东西给你了。
但如果是年终发奖金,Boss发了你9999元,差1元10000,你怎么想?你心里准会犯嘀咕:为什么给我9999元,而不是10000元?难道是我工作做得不好,老板暗示我?还是……你苦思冥想,没有头绪。于是你耷拉着脑袋回家。孩子问你要礼物,你没有心情搭理;老婆跟你撒娇,你也没有心情应付。你甚至可能连除夕夜的饺子都吃得没有味道。老婆问你,你把满肚子的疑问一讲,连老婆都跟着犯起嘀咕来了。其实,老板之所以给你9999元,是每个人都包9000元,到你时,正好多出了999,又觉得你平时做得确实不错,于是一股脑儿塞进去了。谁知道你想到的不是多了999元,而是少了1元?
2、3
9和2、3
其实问题不出在9和2、3上,而是出在人们的心理上。
太接近,人们就会抱很高的期望。而抱的期望越高,有可能就越不客观、实际。
有时候,甚至会让人失去理智。
看一件物体,或者一件事情,也同样,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距离可以让你看到全貌。太近,反而会让局部挡住全部。
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赞助米开朗基罗雕塑一件作品。完工后,国王去看,正好站在雕塑的鼻子下面,所以他觉得鼻子太大了。于是他要求米开朗基罗改小鼻子。米开朗基罗装模作样轻轻敲了几下,弄下来几颗碎小的灰尘。而后他领国王到了二楼,正对着雕塑。国王一看,大加赞美,特别是鼻子,简直太完美了。
有时候,如果没有人来引导你,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米开朗基罗。如果我们是在一楼,千万不要急着下结论,不妨到二楼乃至三楼看看,再开口,也许你的看法跟一楼已经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