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达咨询:我国电信运营商发展LBS备受挑战
(2011-08-08 10:35:48)
标签:
lbs位置服务电信运营商it |
在LBS产业的各个环节中,电信运营商主要维护用户的个人数据。通信运营商能很方便地得到用户的位置信息,同时也为用户建立了各种计费手段,其拥有的客户资源使运营商拥有用户的所有权和连接权,其他环节企业不得不通过通信运营商向用户提供服务。基于电信运营商拥有的天然优势,在我国LBS服务发展的很长时间里,电信运营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诺达咨询发布的《LBS产业发展综述研究报告2011》显示,在电信市场新发展环境下,电信运营商发展LBS遇到了新的挑战。
作为无线网络的拥有者,通信运营商控制着移动定位数据和相关应用信息的传输通道,因此,通信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和控制上拥有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有越来越多的终端手机厂商试图绕过通信运营商而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这样通信运营商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会日益受到挑战。例如,诺基亚以巨资收购美国导航软件厂商Gate 5 和数字地图厂商Navteq,预示着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试图绕开通信运营商和专业位置服务厂商,通过在手机中预置地图、导航软件的方法获得先入优势,介入位置服务,因此运营商在位置服务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日益受到挑战。
由于LBS产业的服务内容在中国市场普及性不高,绝大部分的中国用户存在对LBS产业的认知障碍,另外用户存在对隐私权困惑,导致市场接受程度低。因而作为拥有丰富客户资源和营销优势的运营商来说,如何在市场快速推广LBS业务,提高消费者对LBS业务的认知度,并且深入挖掘位置服务用户的使用习惯,不断创新产品、融合多种业务与服务模式,注重用户参与、优化用户体验,不断加强自身在业务的实时性、互动性、综合性等方面的优势。这些对于运营商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手机中,地理围栏是指当手机进入、离开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或在该区域内活动时,手机可以接受自动通知和警告。电信运营商也有类似的业务,比如区域信息服务,城市管理中的网格管理,但是缺少围栏以及在围栏的开放,只以位置信息看位置服务,局限显而易见,没有业务服务封装的位置信息,缺少核心竞争力。同时,这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说,利用地理围栏,可以绕开运营商而直接开展自己的业务。因此,地理围栏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带给运营商挑战。但是,地理围栏的整合、聚合的模式,也有许多运营商可以借鉴的业务。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新的业务,保证在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将是在地理围栏商业模式下运营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在中国LBS市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各自的发展情况及提供的主要服务产品见下表所示。
运营商 |
发展情况 |
主要产品 |
中国移动(辽宁移动是中国移动的LBS试验基地) |
目前辽宁移动已经完成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15个城市的实时交通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 |
“车e行”和“车务通”;手机地图、手机导航;12580问路、飞信位缘位置交友等自有位置业务;LBMP、LBAP共26项各类接入(含SP接入)业务; |
中国联通 |
2003年5月星图业务、GOGO上线业务;2004年1月关爱之星的业务;2005年6月导航之星的业务;目前,继续打造自己的GS平台;推出基于旅游、信息服务娱乐的定位服务。 |
1.面向个人应用:掌上地图、Igogo、商旅宝、好图探针、关爱之星等;2.企业应用:星图业务;3.行业应用:海洋新时空; |
中国电信 |
“天翼导航”锁定国内3G应用领先地位;仅3G导航手机,2010年全球销量就比上一年增加了97%,预计到2015年时,销量将达到9.4亿部。 |
“天翼导航”:通过3G智能手机平台接入技术,将导航、搜索、资讯等功能相融合,以实时记录和分享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庞大的功能服务。 |
资料来源:诺达咨询 2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