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达咨询:我国LBS市场发展特点

(2011-08-08 10:34:31)
标签:

科技

诺达

大众市场

高速发展

中国电信

it

根据诺达咨询发布的《LBS产业发展综述研究报告2011》显示,我国LBS在其发展过程中特点突出。

从综合发展历程来看,中国LBS市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早期高调推出,市场反应冷淡  

LBS并非3G时代的特色业务,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已经开始发展LBS各类服务,我国也在2001年由GSM运营商推出首例LBS服务。2001年5月北京移动在GSM网上基于CELL-ID(粗精度定位)推出国内首例LBS服务。中国移动在2002年11月首次开通位置服务,如移动梦网品牌下面的业务“我在哪里”、“你在哪里”、“找朋友”等;中国联通于2003年7月在“定位之星”统一品牌下推出基于高精度的业务,用户可以在较快的速度下体验下载地图和导航类的复杂服务;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似乎也看到了位置服务诱人前景,启动在PHS(小灵通)平台上的位置服务业务。

但是由于当时移动通信的带宽很窄、GPS的普及率比较低,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并不旺盛,所以,几家大的运营商虽然热情很高,但是整个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启动,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都是无人问津。在2001年之后LBS在中国发展的近4年时间里始终处于非常缓慢的增长阶段。

  2005-2007年进入产业低谷时期

2005至2007年曾被誉为“中国LBS年”的高速发展年,却让业界再次失望。现实情况是LBS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井喷”需求,甚至算不上有“收获的惊喜”。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发展缓慢和业务开展进度缓慢,而且电信运营商和导航终端厂商及手机厂商投入精力有限,市场反应冷淡,用户需求不旺,服务不被认可直接影响了后续推广和新业务与功能的开发。

  2008年后,发展速度加快,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008 年以后,随着中国3G 网络部署提速与电信重组的完成,GPS 手机的大力推广,用户对位置服务的认知度提高,中国位置服务的发展环境趋于良性,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积蓄力量服务市场,从而带动相关市场的发展与竞争,中国位置服务业务将进入市场成长期。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3G时代到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LBS市场的发展。在城市规模扩大和交通路线延长的背景下,人们驾车出行或者搭乘公交/地铁时对定位/导航的需求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基于LBS的社交、电子商务、游戏等增值服务层出不穷,让广告主、商家和用户有了更多使用LBS的理由。同时,对于运营商、位置服务内容商、移动终端厂商而言,都存在着一定的机会,只要把握住市场的方向,最终将获得很高的收益。

 

在应用层面,我国LBS应用市场主要有大众产品市场和行业市场,各个市场发展情况不仅相同,但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大众市场用户消费热情不高,市场高速发展还需一段时间

位置服务大众市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以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地图搜索服务商为主要服务主体,他们提供的服务产品由于缺乏创新,且服务产品单一,应用层次和体验效果不足使得消费者对这些业务的应用连续性较差,长期消费的热情不高,导致整个市场发展缓慢。即使,近些年新起的切客类娱乐、休闲、商业应用结合的位置服务类型唤起服务市场发展的热情,也没有出现大规模市场高速发展的景象。诺达咨询认为,由于该市场长期发展缓慢,产业链不完整,综合服务完善提高阻碍性大,且用户服务认知程度低,消费习惯还需时间培养致使位置服务大众市场在通信技术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的高发展局面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行业市场发展较好,但产品服务水平不高

与位置服务大众市场不同的是位置服务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了承认,且发展较好,特别是在交通安全领域更是得到较为充分的应用,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交通安全认识的提高。从2004年开始,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联动领域逐渐引入了GPS与移动通信结合的LBS服务,地方民营资本,交通管理部门在公共运营车辆,包括公交、出租、货运、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内陆航运等交通运输工具开发相关的运输监控管理系统,其中用到的基础技术就是LBS。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国内行业领域的LBS得到一定的发展,也逐渐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在某些领域服务商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且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这就导致市场竞争恶化,市场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消费者对行业产品的信任和再次消费热情。诺达咨询认为,随着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机遇到来,行业市场的发展速度将不断提高,市场整合力度加大,最终为市场推出的产品服务将更具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