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妇深情回忆童年在山村过端午节

文/金山茶
图/网络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特别怀念小时候在家乡的小山村度过的端午节。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在农村算是一件大事,家家户户都比较重视,按照老辈流传下来的风俗筹备过节,感觉非常有意义,跟我现在生活在城里平平淡淡的过端午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
我的老家在辽宁抚顺的一个小山村,乡亲们都把端午节叫做“五月节”,虽然没有赛龙舟的传统,但是内容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丰富多彩的。今天大家就顺着我的记忆跟我一起回味小时候的端午节吧!
小时候过五月节最重要的一个节目就是包红指甲,到沟塘里采来野生芨芨草,根部有一截是红色的,越红越好,回家碾碎后配上白矾,取一点摊在指甲上,再用野生的一种叫做饽饽叶的叶子包上,用线缠紧,一般都是睡觉前包上,第二天早起拿掉叶子,就会发现指甲已经变红啦,非常漂亮!包的时候也有讲究,十个手指头不能全都包上,每只手都要留下食指不包,叫做“看家的”!包这个是需要技巧的,弄不好就会连指甲边上的肌肉都是红的。最技巧的就是光指甲红,其他地方不红。我姐姐包这个最拿手,每年五月节都是姐姐帮我包,包完了躺在炕上不敢乱动,生怕一不小心碰掉了,红指甲就没有了,但有时睡着了也就不知道了,早晨起来一看,有的掉下来了,指甲还没怎么红,只好第二天再包。这样用天然的色素包出来的红指甲能挺很长时间,直到新的指甲长出来,红的部分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现在再回老家,发现孩子们再没有人用这种天然的色素包红指甲了,都是用指甲油涂的了。
另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佩戴五彩线,小时候的五彩线不像现在街上卖的这么华丽,都是妈妈用毛线或者绣花线配的,初一那天就配好,挂在外面窗户上,叫做“搭露水”,据说只有搭过露水的五彩线才有祛病的功能,初五那天早晨拿进来给我们系上,脖子上的五彩线还要拴上妈妈给做的小笤帚、小篦子等,系的时候还要在嘴里叨咕着,叫五月节的保护神保佑我们不生病。最后这个五彩线的去处有两个,一个是等到五月节后的第一场雨,就把五彩线摘下来扔到河里,随河水流走,寓意所有的疾病也都随河水流走了。再一种说法就是等五彩线自己脱落,就把它扔到大车辙里,让大车把疾病都碾掉、碾碎。
小时候过五月节,很少吃粽子,所以我一直以为吃粽子是南方的传统,现在想来大概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包粽子的材料吧!妈妈好像也不会包粽子,后来生活好了,妈妈也包过几次,但都是形状奇特,还带露馅的,再后来妈妈也懒得包了,反正家人都不怎么爱吃,有亲戚邻居包了送几个,也算吃了粽子过节了。所以我现在也不会包粽子,也没有兴趣去学,每年过节要么单位发了粽子,要么去超市买几个回来,可见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很长久的。
但小时候过五月节家家户户都煮蛋,鲜鸡蛋、咸鸡蛋、咸鸭蛋、咸鹅蛋,都是自家养的鸡鸭鹅产的蛋,妈妈按数煮好,每人几个鲜蛋、几个咸蛋,每人加在一起能分十多个。记得小时候我家有个写字台,上面有3个抽屉,我们姊妹3个一人一个,分了蛋就都放在抽屉里,想吃的时候就拿一个出来。我小时候不爱吃煮鸡蛋,爱吃咸蛋,就跟哥哥姐姐换着吃。五月节那天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带着鸡蛋,下课了就在一起顶鸡蛋玩,看谁的鸡蛋最硬,一直到最后也顶不坏,那个蛋就是神蛋了,类似于斗鸡差不多!几年前端午节不放假的时候,我早晨也会煮了鸡蛋让儿子带去学校玩,现在放假了就没这些节目了。
五月节那天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妈妈就带着我们到山上去采艾蒿,回来挂在房门上、窗户上,据说能驱邪避瘟。回来路过小河,就让我们到河里去洗脸,叮嘱要用露水好好洗洗眼睛,说这天的露水可以去毒,用它洗眼睛,一年都不会闹眼病。用河水洗脸,会变得光洁漂亮,不生脓疮,所以你看那天的清晨,河边都是洗脸的乡亲,家里有不能来河里洗脸的,还要用水盆打回去洗。
既然是过节,肯定要做一些好吃的,通常都是做豆腐、点豆腐脑,条件好的就包一顿饺子、烙一顿盒子。总之,小时候的山村五月节趣事特别多,让我怀念至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