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碧桂园顺驰孙洪斌杨慧妍路劲基建股市崩盘 |
——任远
碧桂园上市市值超2100亿港元炒得沸沸扬扬,碧桂园圈地54平方公里成最大“地主”炒得沸沸扬扬,而今,胡润2007富豪榜上,杨惠妍以1300亿元身价问鼎内地首富,加上碧桂园还有其他4人进入富豪榜前60名,更是炒得沸沸扬扬!
焦点,所有媒体的焦点都聚焦碧桂园!
去年他还是个耕者,默默无闻,百富榜上无一人上榜!
而今天,所有的荣耀和光环都套在了他的头上,而其所有的光环和荣耀都是来自于碧桂园上市后的蜕变!
再看看孙洪斌,05年百富榜上30亿元位列36位,06年百富榜20亿元位列152位,今年,百富榜上15亿元位列516位,按照这样的发展,明年孙洪斌可能要排到800位以后了!
04年疯狂撑到100亿欲做房产界老大的孙洪斌,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所有的抱负和梦想——顺利上市,顺利融资,迅速成地产老大,却在两年后的今天被碧桂园轻松取得!
假如顺驰04年上市,如果当时香港股市和中国内地股市如今年一样火爆,如果顺驰把07年往前拖两年,放到05年,那么,一直宣称“资金不是问题,上市不是问题”的孙洪斌,不也一样可以“大象”变“恐龙”吗?算计一下,看看今日的碧桂园,如果当时一切顺利,而今的孙洪斌资产应该超过2000亿,而他的顺驰市值可能要超5000亿了!可惜,生不逢时,让碧桂园捡了大便宜,出尽了大风头!
回顾一下顺驰的“太阳下落”之因,首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土地款吃紧,香港联交所上市不顺,导致的资金链断裂,出现了“7个锅盖盖10个锅”的窘境;另一个问题就是迅速扩张导致的管理失控。一个项目出现问题,又一个项目出现问题,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顺驰身上应验了!
随后路劲基建出现了,顺驰变卖了,顺驰不扩张了,顺驰在全国的媒体上敲声匿迹了(相对以前)!
这才多长时间呀?突然跳出来了个碧桂园!
碧桂园,从“默默无闻”到“富可敌国”仅仅通过了资本运营之手的一次魔变,而这一招正是孙洪斌的梦想所在!发行160亿股,到10月9日,每股股价报收于13.22元,其市值规模已经超过2100亿港元。
这太厉害了,这就是为何内地那么多地产企业热衷上市的原因了!
炒作呀,炒作!不在炒作中爆发,就在炒作中灭亡!
碧桂园的“如日中天”与顺驰孙洪斌的“太阳落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要问了,碧桂园能一路走的很好吗?会不会两三年内成为顺驰第二呢?
疑点有三:
首先,顺驰问题暴露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突然来临。而碧桂园能逃脱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吗?土地款分期付款受限、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国家对大项目开发周期和分期比例的规定、国家对投资、投机炒房的严控政策陆续出台,这一切,是否会引发楼市的观望和消极情绪?而一旦楼市的观望和消极情绪增加,那么全国最大的“地主”是不是受影响首当其冲?其让人津津乐道的“低成本土地、规模化生产、快速销售”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也将不复存在?
第二,顺驰问题难治在资金断链,间接来自于上市未果和当时股市惨淡。而如今,这两点都被碧桂园所错过,顺利上市、股市火爆,市值猛增,财富暴涨。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其2100亿仅仅是市值,也就是来自于股市的托盘,我虽不懂股市,但我相信股市不会永远都是牛市,总有熊市的时候,而今年股市的疯狂上涨猛于楼市,直接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快过热,那么,在房价调控的下一个对象,我想必将是股市,一旦楼市观望,并且股市面临崩盘的时候,我想,碧桂园的2100亿市值可能变作210亿或者更少都有可能,如果那样,碧桂园拥有5400亩的庞大开发土地,加上国家的土地增值税和开工政策限制等,资金链条不断才怪?
第三,顺驰的问题隐患在跨区域的人员管理。在顺驰,管理成了最混乱的一个企业之一,这主要来自于人才的瓶颈,而公司的迅速扩张无法培训出大量自己的核心员工,以至出现了26岁当副总,27岁当总经理的罕见年轻派领导层,这就是顺驰的大隐患!而今,碧桂园突然发起了全国化发展战略,辽宁、湖北、内蒙古、安徽、湖南、重庆、天津————触角伸向十余个二三线城市,而且其项目动辄都数千亩。这同样给碧桂园带来了跨区域管理的难题,碧桂园挺进的这些二三线城市不同于珠三角,人口结构、城市发展水平、人民收入状况、人们对郊区盘的看法都将影响其运营的的顺利进行,如果仅靠碧桂园的老员工,显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如果果敢选任新生力量,那么其如何又能避免顺驰的管理难题呢?
碧桂园,创造了一个“地产暴富”的神话!
而昔日的顺驰同样也创造了一个“将不可能变作可能”的地产神话!
居安思危,看看今天的顺驰,跳入全国观众眼帘的碧桂园更需要冷静!
图:华南碧桂园游泳池
图:华南碧桂园五星级会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