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高速免费”,让“回家的路”多一些感动和温暖

标签:
性质情怀公众省份假日杂谈 |
分类: 热点热评 |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2014年的节假日放假安排,2014年除夕不再属于春节假,交通部门据此做出“除夕高速公路不免费”,也是在“依规办事”。可是就在近来多个省份宣布除夕当天高速公路“不免费”之际,黑龙江省传出消息,称该省“拟定了省内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细则,预计除夕中午起即可实行”。一位黑龙江省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的人士证实此消息:“何苦大过年的还让人交钱呢?”
高速公路本就是社会公共品,公益性和公共性是其首要性质。所以,实施“除夕免费”,本就是对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公共精神的最忠实的践行和兑现。再者,国家规定了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但并没有明确规定不是假日就不能免费。“法无禁止即可行”,各地交通部门做出“除夕高速免费”,并无不妥,并不违规。说到底,免费与否,关键是地方政府有没有这个让利决心,黑龙江做了,这就值得嘉许。“节假日免费通行”是公共政策提供的温暖,让不属春节假期的除夕也能免费,不是更有公共情怀吗?
黑龙江省“除夕高速免费”的决定,正是考虑到风俗习惯与民众意愿,给严谨法规留下人性化的端口,让公共决策收获了更多民众点赞。看看网上的热情言论,“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黑龙江人民好幸福”,不就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老百姓口碑吗?过年时兴送红包,让我说,这就是政府给民众送来的一个最有人情味、最有热度的红包。对于构建和谐理念以及提高公信力,都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每一次变动,都不可避免和老百姓的舆情民意发生碰撞。那么,除夕高速公路到底应不应该收费呢?应该承认,高速公路收费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高速公路提供的通行服务,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经济行为,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因此,在肯定高速公路收费制度的必要性的同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目光停留在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的规范化管理,如何推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交通服务。
除夕高速公路收费,不仅“费钱”,还“费时”。倾听老百姓“沉没的声音”,尊重与回应公众的热切期盼,黑龙江省的“除夕高速免费”接好了地气,赢得了舆论的普遍肯定与认同。
浓浓的乡愁和团圆的愿景,让老百姓对“回家的路”充满期待——安全、快捷地回家,成为人们最朴素也最强烈的渴望。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回家的路”才会少一些无奈和艰辛,多一些感动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