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世界旅行

标签:
也是公务只不过实际上管理局杂谈 |
分类: 热点热评 |
有人说:一个人的一辈子,至少要有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人生才算不虚此行。说走就走”和“旅行”似乎被越来越多的联系起来,旅行需要的只是那一刻的冲动和勇气。而在现实生活里,“说走就走”仍是奢望。出国旅行更多是需要“被批准”。
最近,“北京边检”表示,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实行免签落地签,这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到目前为止,与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签或落地签国家只有17个。对中国人而言,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不能说走就走的出国旅行呢?
中国的护照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3种,其中普通护照又分为因私与因公护照。外交护照主要颁发给党、政、军高级官员、外交官员、领事官员及其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公务护照主要颁发给各级政府部门副处级以上官员;因公普通护照主要发给副处级以下干部。总而言之,这三种护照都是发给体制内人物的。
根据亨氏签证受限指数2013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护照的能力值为44,在全球93个国家参与的排名中位于82。这个数字,是芬兰(173)、日本(170)的四分之一,至于印度,也有52。但是根据外交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中国一共和81个国家互相签订了免签证协议,看上去并不算少,可事实并不这么简单。
在这和中国签订免签的81个国家和地区中,很多是仅对持有外交、公务及因公普通三类护照的免签。而根据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提供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通常,免签、落地签在理论上即意味着出国时并不需要办理签证,到目标国家的机场再去办理相关手续即可,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能出境”。但在中国,对方国家是否给免签或落地签政策,与我们国家边检是否放行是两个概念。
出入境的具体事务是由公安部下属的出入境管理局负责,假如申请出境的目标国在出入境管理局的名单上,则边检会放行,否则即使目标国对中国实施落地签、免签,你也无法离境。
对某国是否给予免签待遇,依据的是“木桶理论”,即主要取决于对方国家的最底层人群的发展程度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富裕群体的状态。
关于中国可怜的免签待遇,我们常听到的解释是,中国人口众多且贫富差距大,如果放松签证要求,很多中国人将会滞留国外成为非法移民,对国外的社会、经济甚至治安造成不良影响。这个解释是成立的,在《中国护照何时能免签通行世界》中有详细论证。而中国边检不放行,则不是源于别国的担心,而是出于我们本国的担心。毕竟中国还有很多诸如边疆问题在内的问题,导致不能敞开大门。
中国护照在海外待遇差,还源于我们对于本国公民利益的不够重视。要获得大量免签国,就得与外国逐一谈判,我国政府不是没有谈对等免签,只不过着力争取的是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的免签待遇,而对普通因私护照爱缺乏关爱。现任外交部长王毅今年10月在法国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后要着力于中国因私普通护照和他国的互免签协议签订,提高护照的“含金量”。
提高护照的“含金量”,对于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者来说,不用耗费时间和精力办理那些麻烦的签证,无疑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国家强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