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考驾照潜规则的那些事

标签:
人人发小张先生心态考驾照杂谈 |
分类: 热点热评 |
近日,孙杨无证驾驶豪车追尾引来的驾照风波,引发一些网民对驾照和驾考制度的吐槽。虽然用钱买驾照的现象在大城市已几乎绝迹,但学驾照给教练“意思意思”、一些小城市用几千元上下“打点”就能取得驾照的情况却依然存在,这些驾校陋习和潜规则在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今天,珈铭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考驾照潜规则的那些事。
驾校的火爆也源于这些年来老百姓的腰包丰盈,不管有车没车,有钱没钱,很多人都已经把驾驶作为社会人必备的技能之一。然而“肉多狼少”,很多驾校因此超过了自己承受的接纳能力。但是现在新开驾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层层审核是必须的;而相应的驾校教练的上岗、培训以及认定,据说也是要过五关斩六将。
强烈的卖方市场催生出教练们的傲慢。“吃拿卡要”并不是新闻,而打着路考之名“上供”的似乎也不稀罕。种种潜规则让某些驾校有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秩序没了,信誉没了,甚至连彼此的尊严都要放到一边。所有人都颇有默契的“各尽其责”。
在新闻中,我们还是能听到少数人的“异议”的,有的现身说法自己的不公平待遇,也有点揭露层层黑幕。他们是一群较真的人,即便不是很彻底,却让这种“闷声发小财”的潜规则现象如坐针毡。
路考没过
“三四千买个驾照”现在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是,在2010年以前一些地方却真实存在。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介绍说,2009年利用暑假时间回到河南安阳老家考驾照,前面的考试都很顺利,到路考时没有通过,这时,他所在的驾校告诉他,交400元钱就可以把他的成绩改为合格,由于时间问题,王先生最终选择交给了驾校400钱,并很快拿到了驾照。但是由于练车的时间少,所以现在虽然有驾照,但是根本不敢开车上路。
学车要送礼
在甘肃兰州市某驾校学车的张先生介绍,“刚开始学车时。教练老不好好教,经常让我一个人在车里练习入库,教练却在车外和人聊天。后来经历教练“启发”我才明白是自己没有送礼”后来每次练车时都要买点水果带过去,过来些时候,以为送的差不多了,没想到礼一听,教练的态度立马改变。
也许教练们也感到很委屈“花钱买便利,还有什么牢骚?”这种心态在教练圈中很有市场,甚至有点“行业标准”的感觉。驾校应该有着自己的应有之义,教练们也应该有起码的职业操守,对于不行的坚决不予通过,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减少“马路杀手”的数量。这样即使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如果人人都少了较真,那真只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