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成就了中国如今的高房价?

标签:
成就是什么同时区域手段 |
分类: 热点热评 |
曾有媒体报道,大连每平米3万人民币的房价令某巴萨球星大为咋舌,据其经纪人透露,他在自己国家的房子附带游泳池,却远低于这一价格。诚然,无论从相对价格还是绝对价格,中国房价可能率先实现“超欧赶美”。
有网帖盘点了中国的“富人区”,罗列出北京等4个城市共9个区域,这些“富人区”,恰恰是房价最高的地区。电视剧《蜗居》、《裸婚》的热播再一次将房子和现实的关系仅仅联系在了一起,不久前网上的“2013年丈母娘择婿10大新标准”也显现出了房子的重要性,面对中国的高房价,很多网友表示不会在爱了。那么,是谁在推高中国房价?贪婪开发商还是精明的丈母娘呢?
在“限购”、“限贷”之下,祭出“户口”之类手段之下,房价仍居高位。官员往往归咎于贪婪的开发商,开发商又说是精明的丈母娘,丈母娘们则埋怨黑心中介,而中介们都推给无耻的投资客——于是,几乎每个房价上涨故事中,不乏一个拿着破皮箱全款付清的外地口音形象闪现:这一形象一方面无可考证,另一方面亦无道德上的优势,换而言之,既方便上层推诿,也方便下层怨恨。
中央政府希望房价合理回归,但是多少合理呢?房价高低的衡量标准,通常用的标准就是房价收入比,也就是房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就是多少年收入可以买一套房。国际水平一般在3到6之间,超过7就要引起警惕。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一份名为“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报告,2011年中国总体房价收入比为7.4,东部城市集体偏高,第一名深圳为15.6,上海12.4名列第四,北京以11.6排名第五。
平心而论,中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因素的结果,与城市化、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自有住房率偏高乃至货币供给等等因素都息息相关。也正因此,无论从什么水准衡量,中国房价目前确实过高,但并非高得完全没有道理,频频出现高价地王及天价楼盘的消息揭示了“楼市泡沫”的另一面:存在即合理,这看似不合理的价格背后,有其一定合理性的存在。
如果高房价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社会问题,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廉租房这一模式的运行,同样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来组织,否则其间的腐败与浪费将必然难以避免:供应端由政府组织市场内企业来招拍卖建设,需求端由政府直接对低收入租户进行房租券补贴,廉租房管理也应采取市场化方式。
于此同时,政府应该鼓励市场以市场的方式,探讨解决房价过高带来的社会问题,例如推进租赁市场的积极发展、解决小产权房、探索土地私有化问题等;不仅从限购还是土地供给都应该考虑适时放开,抛去诸多计划的束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房子少了就限购,车子多了就限行,人多了就计划生育,那么空气不够又将如何?任何困境,都一个“限”字当头,即便在短期之内可以控制局面,但是,却无法改变需求不平衡本质,甚至还会造成房价的报复性上涨,这也许就是为何当前调控不仅不能改变房价只涨不跌的事实,而且还不能撼动当前房价根基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