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 送礼节   别让教师节变了性质

(2013-09-10 10:01:47)
标签:

节日快乐

误区

潜规则

第二十

好坏

杂谈

分类: 热点热评

教师节≠ 送礼节   别让教师节变了性质

 

  教师节,就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 <wbr>送礼节 <wbr> <wbr> <wbr>别让教师节变了性质



 

  今天是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教师”,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名字,我们对于它已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教师的职业,我们有着数不清的赞誉:“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尊师重教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几乎成了—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随着今年教师节的来临,给老师送礼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有人甚至直言教师节变成了“送礼节”。

 

  教师节,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地送上些小礼物,表达对教师悉心培养、辛勤工作的感谢,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所送物品价值过高,甚至是大量金钱,而且夹杂着想获得教师额外照顾和吃“偏碗饭”的目的,就超出了正常人情交往的界限。不仅会玷污纯洁的师生关系,还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教师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他们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走上讲台,用爱心和知识辛勤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尊师重教,就该更多地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劳动,多多送上一些温暖人心的鼓励,多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服务。

 

  如今,很多家长都陷入一个误区里无法自拔,他们认为教师节送礼是少不了的“人情世故”,如此,孩子才能得到老师的“另眼相看”和“特别照顾”。有家长甚至认为送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程度,于是便与别的家长暗暗较劲。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是,让抱着“别人都送了,自己不得不送”的“中立派”家长最终也很是为难地加入了教师节送礼的队伍中。

 

  家长之间为送礼上演的变相竞争令大部分教师深感收与不收成两难,但却让“嗅觉灵敏”的商家拍掌叫好。早在教师节前一段时间,商家便会替家长为送礼“出谋划策”,还很是“有心”地提醒节日到了,学生家长该表达谢意了……

 

  种种现象都预示着,当下过度注重“送礼”而忽略教师节本身内涵的现状已经偏离了设定这个节日的初衷。为学莫重于尊师,变味的教师节是整个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其实,一句简单的节日祝福就足矣。”是很多老师的心声。

 

  在此让我们把理解与尊重作为礼物献给教师,衷心祝愿人民教师节日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