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狗肉节的存在是否有其现实意义
夏至日你们吃什么?作为一个节气,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来度过这一天,吃黄瓜减肥,吃饺子增膘,这些都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饮食文化氛围。

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也就是这一天广西玉林迎来延续多年的“荔枝狗肉节”。这一民间活动引来多方舆论争议,多名动物保护主义者呼吁当地民众不吃狗肉、取消狗肉节,并称之为“舌尖上的罪过”。
玉林的饮食文化,古来有之,是粤菜的一个重要分支,玉林饮食文化成风,注重菜式的味道与营养,同时也很注重传统下的创新。正因如此,荔枝狗肉也是一种传统下的创新,狗肉,有利用传统的闷,煲等方法,也有白切等创新手法。而荔枝的吃法,有生吃,也可以拿烈酒来泡,拿荔枝和跟狗肉一起吃,有狗肉香浓与味美,又有荔枝的甜口新鲜,“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等等文化,足以说明狗肉本来就是一道很诱人的菜肴,有其无法阻档的饮食诱惑力。岭南荔枝,是岭南名果,也是玉林的一物色水果,“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绝句,也说明了岭南荔枝是果中之王之,有着不可以代替的位置,狗肉跟荔枝,一生一熟,本来就不是一道菜,而加在一起,又是如此之绝配,一肉一素,一热一凉,两者都是王中王,在饮食上的意义来说,不单是一个简单的相加,更是一个完美的绝配。
推崇荔枝狗肉,就是推崇一种饮食的文化,推崇一种岭南文化。在一年之中最热的一天吃狗肉荔枝在玉林人口中说是不会上火。这两样都是很上火的食品,玉林流传这一天不会上火,在别的时间就会上火!这无无疑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美丽的气氛,为了找个借口来吃喝。
国人从来不欠缺节日,欠缺的是一种浪漫的节日情怀。从清明节、端午节、到7月14,到中秋节,以及重阳节,无一不是以纪念怀旧为主,很少有以现实生活为主的节日,相比于外国的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都是以现实为主,不具有中国式那种凝重的任务式、纪念式、负重式的节日,只有象“荔枝枝狗肉节”这样的以一种饮食为主,不搀杂太多的的礼仪礼节,形式方法,使之更象一种节日气氛,节日本来就需要体验,放松。本人认为,“民以食为天”,以饮食为节日,具有非常中国式的本土浪漫情怀,市政府应成立玉林“荔枝狗肉节”。
更有现实意义的是,在这样的节日中,可以探亲访友,可以交新知,访故友,对于情感交流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形式,现实中,不管政府是否提倡,这一节日,已经成为玉林本土的一种文化,而对于这样一种文化,做为政府,应该提倡而支持,本土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件很容易达成的事,文化的积累,需要沉积多久的历史,要改变多少人的习惯,才可以形成一种优良的文化,而玉林,往往被人视为文化的沙漠,精神的贫瘠地,倡导良好本土文化,政府在这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节日是需要一个现实的借口来为自己的奢侈放纵买单,作为一个节气,夏至的意义已经较狗肉节的意义淡化了很多,在吃的时候有谁能想到这是在为了某一个节气而淋漓,何况是以屠狗的方式来庆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怎能忍心用一个节日作为借口,来屠杀数以万计的狗呢?即使于理行得通,那么于情你下得去手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