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盟制裁我光伏产业到底是谁的原因

(2013-06-06 09:25:55)
标签:

光伏

双反

欧盟

制裁

自由贸易

分类: 热点热评

 

欧盟制裁我光伏产业到底是谁的原因

 

    欧盟委员会4日宣布,欧盟将从6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前两个月的税率为11.8%,此后将升至47.6%

欧盟制裁我光伏产业到底是谁的原因

  欧委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在短期内保证光伏产品的稳定供应,该委员会决定分两步实施临时性关税。自66日起,欧盟将执行11.8%的临时税率,86日后税率将涨至47.6%,其间平均税率为37.2%67.9%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当天在发布会上表示,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直到12月份,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

    对此,有评论称:“双反”案的背后,不仅是经济账,还有战略账。在计算“双反”案可能导致中欧多大的双输的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发展一个新型战略产业,如何才能少走弯路。

  相对于此前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向中国输欧太阳能产品征收547%临时关税的提案,欧盟委员会的初步裁定已相对和缓。征收两个月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为国内光伏企业调整生产营销计划、提出反制措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但是,就这起欧盟历史上可能涉及金额最大的“双反案”而言,无论加税税率是高是低,都改变不了其“惩罚性”本质,而这种惩罚完全站不住脚。

  比如,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的补贴政策加以指责,即属无理。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都看重的战略性行业,无论欧美还是中国,都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扶持政策,欧盟内部实施的补贴力度尤其大。自己可为而他人不可为,不符合国际贸易应遵循的准则。

  由此提供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自由贸易作为一种共守原则,事实上经常被人利用。借自由贸易的大旗,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欧洲连续7个季度的经济衰退,正在刺激着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的增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可能走向“去全球化”。对此,国内政府、行业公会和企业层面,都需有所防范,并制订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在看到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的同时,这起“双反案”还提供了第二个启示。随着中国输欧光伏产品成本被抬高,国内本来就处于困境中的光伏产业,很可能面临新的重创。不能不思考:为什么一个“双反”案,就可能伤及一个新型产业的元气?

这其实暴露出国内光伏产业在政策扶持、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存在弊端。在政策扶持方面,光伏产业的巨大市场前景,导致了一哄而上。在假性繁荣中,国内企业多重视资本运营而忽视技术研发,无法占据产业链上游,天然受制于人。此外,由于此前成本过高以及行业壁垒,国内光伏产品并入电网难上加难,导致无法依托国内市场生存,60%以上的产品必须向外销售。失衡的布局,导致国外政策一变,就可能让光伏企业遭遇寒流。

    所以,此案的产生原因不仅仅在欧盟方面,我们也要对自我发展模式进行再思考,再认识,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放手去做,而是要更为谨慎,较之而言一些国家萎靡的发展就开始在自由贸易上做文章,抬高贸易保护壁垒,使得本就没有技术优势的我们吃了大亏,虽然国家一再反抗,但是技术落后,永远是行业竞争中的硬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