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孩子闯红灯到底谁在调侃生命安全
中国人信奉“船多不堵河,车多不误路”,大街上只要人多同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路不能走的,所以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中国式过马路”,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传统。

有一件有意思的事,一位过马路的大妈竟然用孩子当庇护,来避免马路车辆的冲击。一位老人抱个3岁大的孩子横穿马路。当时在边上蹲点的某记者便问她:“这位女士,你抱着孩子闯红灯多危险。”听到话,老人说:“我天天这么过马路,也没见出事,我抱着孩子,哪个车也不敢撞我。”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大字还不识几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孩提时代本就应根深蒂固于脑海里的善良规则,今天却被“中国式过马路”这样一个新鲜词汇调侃着。
抱着孩子闯红灯,不知是可笑的无知胆量使然还是可怕的自我固执所致。总之,是一个大生命怀抱着一个稚嫩的小生命,堂而皇之理由充分十分潇洒地闯了过去。面对善意的劝阻,甩下一句“我抱孩子,车不敢撞我”扬长而去。潇洒的背影拉长的,恐怕只有与文明的渐行渐远。
交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社会趋于和谐有序,浅层次里,则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面对违规,一些城市不得已向行人开出了罚单。稍显粗放,但目的善良。然而我们失望地看到,这些努力远远比不上一些人对“效率”和“个性”的追求。
其实,和谐交通既不是车让人,也不是人让车,而是人车共同让规则。等绿灯亮了再走,没人觉得你傻。拿生命开玩笑不值得追风,人家闯我也闯是要命的盲从。尤其是怀里清澈稚嫩的孩子,谁也没有资格让其背负无知带来的风险,那怕一丝。
因此,如何采取措施使道路更通畅平安,如何对恶劣的行为习惯加以矫正,道德教化和教育警示这一课该怎么补,值得每一个过马路的人去思考。而这个抱着孩子闯红灯,实际上就是为了这种违法的行径,更有理,甚至更天经地义。而在这个过马路的现场,老人对交通法规表现出来的“不屑一顾”更能说明问题。“我都走了几十年了,怕啥”?可见,这种闯红灯的行为不仅没人管,更没有人敢管。
从以往的“中国式过马路”变成了现在的“抱着孩子闯红灯”,这无疑又是一次“升级”。但从中更能看出一些人的心虚和不自信。现在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正在“风头上”,再像过去那样“随大溜”显然不行了,而对中老年人来说抱起了孩子也就等于增大自己的危险系数,同时在道德上争取同情,变无理为有理,甚至变违法为合法了。
这位大妈的神回复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网络效应,但是就这个想法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思想了,现在的马路杀手太多太多,你抱了一个小孩就充当自己的庇护,这只是你的心理作用罢了,一旦悲剧发生,哭都找不到调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