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使是否避让救护车成为一道选择题
31日也就是今天,120急救中心将联合海淀分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网曝救护车开顶灯逆行一事进行情况说明。北京急救中心海淀分中心相关管理人员昨天表示,已就此事深入调查,如有违规,责任人将受到处理。

根据微博网友爆料,本月28日18时许,一辆120救护车开到海淀东三街,车上工作人员到某餐馆就餐后,闪着警示灯从海淀南路辅路逆行返回,路人纷纷避让。“现场并未看到病人,医护人员用完晚餐后上了救护车,打开顶灯沿海淀东三街由北向南行驶,到海淀南路后,又沿辅路逆行50多米,到达北京急救中心海淀分中心停车场”。网友微博公布了此过程视频,并质疑救护车的这种行为是否被允许。事件曝光后,有网友提出如果真是公车私用,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下次救护车真有需要时路人不让了怎么办?不过很快又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称“这个跟让路是两回事,就算有人公车私用,也不能“错杀无辜”。不少网友认为个别事件不能成为不让路的理由。
对于网友的争论,120急救中心党委副书记王克英给出回应。她表示,非常理解网友对非急救任务救护车闪灯逆行的愤慨,120方面会调查处理。“不希望您因此不再避让急救车。您让的是病人的生路,而不是急救车的特权!”王克英强调,120急救中心已多次重申严明纪律,要求非急救任务不许用警报,个别人违规一定会有处理。
而关于这件事京华时报则第一时间发表对整个事件的看法,说是否让行救护车,本不该成为一道选择题。重建这一社会共识,要从建立和完善法规入手,逐步达成制度互信。前段时间,北京一辆载有重伤患者的120救护车,因一路上鲜有车辆避让,从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却耽搁了足足40分钟,伤者不幸身亡。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如何让行救护车的强烈关注。如果说,这件事让人感到了为救护车让行的必要性,急救分中心人员开救护车外出就餐这件事,却又不免让人感到困惑。许多人大概会这么想:不让行,车上有危重病人怎么办;可让行的话,保不准就是在给特权行为让路。
这说明,由于特种车滥用现象的事实存在,已经影响了人们对让行特种车的认同感。公众有这种感受虽可以理解。但应该说,让不让行救护车,与救护车是否存在违规私用等行为,不能直接挂钩在一起。即便人们对此有所不满,这也不该成为让行与否的必然条件。很简单,人们并没办法每回都准确判断出,救护车是否在履行职责,那么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进行选择,就有可能出错。
是否让行救护车,本不该成为一道选择题。一方面,无论人们对救护车滥用行为有多么愤慨,碰到救护车打开顶灯、拉响警报,都必须让出一条道来。这既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也是对法律的必要敬畏。而另一方面,那些享有特种车使用权的机构,同样必须敬畏手中的权力,不能把公众的信任当作一种特权消费。只有当这成为社会共识,才不会出现“救护车到底该怎么让”的现实困惑。
重建这一社会共识,要从建立和完善法规入手,逐步达成制度互信。从元旦起,对遇有紧急任务的特种车未按规定让行的将扣3分处理。这是重建社会共识的必要制度保障。但要真正达成制度互信,还需要从法规上对特种车滥用进行严格约束。基于现实情形,如何遏制救护车滥用现象,同样迫切需要给出制度性答案。否则,很难避免人们把这当作让行救护车与否的一种道德考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