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6,一串神奇的数字,这两天被某些媒体赋予了“魔咒”的概念,为何说其是“魔咒”?原因很简单,承载着中国希望的飞人刘翔再一次的披上了1356号战袍,却如同北京奥运一样,摔倒在伦敦奥运赛场,赛场所发生的一幕让人心生怜惜,单脚着地的刘翔吃力的跳跃着向终点努力,与自己奋斗多年的赛场做深情吻别。
刘翔没能继续参加比赛,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如同08年那样惊呼,就连央视解说在看到刘翔摔倒在第一杆之后,也哽咽着坚持解说完整场比赛,仿佛在此时,其他选手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的刘翔,倒了。。。

一时间,各大新闻媒体,门户网站争相报道,褒贬不一,有的媒体试图挖掘更深一层的新闻资源,不惜使用“利益团体”,“操盘手”,“新闻策划”“商业化小丑”“阴谋论”等尖锐的字眼来形容刘翔的这次奥运“折翼”;当然大部分人还是支持刘翔,祝福刘翔的,希望他能放下一切包袱,为脚伤的康复而努力,称其为不屈不挠的“战士”。
但是有一件事无人知晓,那就是这两天刘翔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想象,我们不妨进行一次换位思考:当所有的舆论直指你自己的时候,当千万双无形的眼睛一直在盯着你看的时候,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接受这些无时无刻不袭来的褒贬口水,拿出什么样的勇气才能去面对这个一直对你寄予了无限希望的国度......
刘翔很累了,商业化也好,奥林匹克也罢,累了,就该歇歇了。
有人说刘翔的单腿跳向终点是商业安排,有人说赛场吻别也是策划好的商业需求,更有说法直接把矛头指向刘翔,意在表明刘翔赛前一笑是暗示自己对比赛发生的意外早已经心知肚明。

这一切争论有意义吗?我认为,没有。
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对刘翔的继续参战还抱有一定的幻想,正如网络流行的那句话所说:“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次告别之后,刘翔还会再站在奥运会的起跑线上了吗?刘翔曾几次公开表示,伦敦奥运将是他最后一次奥运。既然面临退役,我们何必还要将其议论的如此难堪,那些暂时看来是强加在刘翔身上的“莫须有”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了呢?
据不完全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今,刘翔共参加过48次国际跨栏比赛,获得冠军36次,亚军6次,季军3次,因伤退出只有两次,那就是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为何部分人看的只有奥运成绩,而没有去关注其他的国际比赛呢?我们都不能否认,刘翔,一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世界仅此一人,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飞人不再,但他留下了一种精神,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种不屈服的精神。今后的刘翔,可能像邓亚萍大姐那样,走进更深层次的体育世界;也可能像李宁那样,彻底的转型走进另一行业发展。但是不管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祝福他,希望他保护好自己曾经飞翔的双腿,让他们在新的发展道路上,飞的更高。
总之,不管商业谋略也好,利益驱使也罢,我们都不能一锤定音的去肯定或者否定他,就像网友所说,是刘翔,把中国甚至亚洲带进了国际跨栏比赛的赛场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会铭记刘翔,记住他曾经闪光的时刻。永远记得那句话:
谁说我们黄种人不能进奥运会前八,今天我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我就是奥运会冠军。世界有我,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刘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