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家乐福诚信危机麦当劳洋食品改期鲜肉杂谈 |
分类: 热点热评 |
今年的央视的3·15晚会上,记者上演了都市版的“无间道”,曝光了北京麦当劳的行业内的不诚信行为。事实上,每个成熟的餐饮行业,都会有对食品的操作手册,手册中严格的规定了操作规范和食物的保存时间及废弃流程。但是,在记者镜头下的北京三里屯的一家麦当劳店,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掉在地上的肉未经处理就放到了袋中,过期的鸡翅、香芋等等都没有废弃,过期的鲜肉放入冷库,第二天重新包装,重打日期再次销售等等。
场景一:在装有计时器的保温箱中,警报响起了,当班的员工并没有执行废弃操作流程,而是再次按亮了计时器,重新计时。
场景二:生牛肉饼掉在地上捡起来照用,记者还发现了,员工在操作生牛肉的时候不慎掉落在地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放到袋子里备用,对此员工的回答竟是“油煎一下细菌就都死了,没事儿”
场景三:去年曝光的家乐福价格欺诈事件刚过去不久,今年家乐福又被爆出了冷产品改期再买的丑闻。已经过了保质期,或者保质期只有几天的产品,售货员会将包装拆除,分类送到冷库保存,第二天售货员会从冷库中取出,重新包装,重打生产日期。
洋产品,洋企业在华屡屡爆出丑闻为哪般?为此,意大利政府机构坐不住了,从2010年派遣人员来华处理伪意大利品牌以来,到如今经历了2个年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也不遗余力的做着打架工作,而为什么却无法根绝呢?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的洋企业,洋产品,在世界其他国家内,并没有像中国这样大面积的曝光出群体性丑闻。可以肯定的说,问题的关键出现在了我们之中。同时让我想到了一个作为中国人感到很脸红的事情,山寨这个词,在国外还有个特别的翻译,不知道哪位仁兄,巧妙的将之翻译成了“MADE IN CHINA”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就是我们中国形象吗?
洋食品、洋企业,在中国屡屡遭受的诚信危机,与我们中国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和我们的思维脱不了干系,中国人就是太圆滑了,缺少了那么一点点的老外的“傻气”。过期的食品即使还能食用,必须要废弃。做事情的时候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食用那片掉在地上,未经处理的牛肉呢?家乐福的改期鲜肉,是你,如果你知情,你会购买吗?
这又让我联想到近期,国外发表了一篇最不受欢迎的世界游客排行榜,中国位列第一,我这脸真是红到了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