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朝伟去复旦,学子何必趋之若鹜?

(2011-11-21 11:35:28)
标签:

杂谈

       据广州日报报道,昨日,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网站上登出一篇名为《“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从影星来访,一堂课35人缺席谈起》的文章,作者是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在文中,张庆熊称,2011年11月10日下午,他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上课,赫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一个学生上来告诉我,因为香港艺人梁朝伟来访,35名武警班学员被团委叫去维持相辉堂秩序”,因此请假。张庆熊对此十分愤怒,“今天是我多少年来第一次如此生气的日子”,“写这篇文章不是追究个人的责任,而是为了扭转这种偏离正道的习气”。

                  梁朝伟去复旦,学子何必趋之若鹜?

       有复旦的大学生讥讽他“小题大作”,似乎对自身随波逐流的追星时尚很是不以为然,或许也会有学生以为这就是所谓的代沟之类吧。但相信这件事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会产生与教授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大学生、尤其是象复旦这样所谓的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是不是应该坚守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底线?

       不难看出,此次发布会明星与学生们的“交流”是纯娱乐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就用不着笔者挑明说了,相信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可以想象,比之抽象的哲学课,学生们与明星的“娱乐”显然是“有吸引力”的多。从这一点看,复旦教授感叹“世道变了”,并非是“空穴来风”。诚然,因学生为明星“捧场”导致教授教室遭遇“冷场”或许只是偶然,按照复旦团委的解释是缺乏“沟通”造成的,这样说来,教授说复旦的“学风日下”是有“偏颇”的?但笔者不这样认为,当今这种“偏离正道的习气”不但在复旦,就是在别的大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过于追求大学生活的“娱乐”化,还有诸如“援交”以及一些丑陋的行为在某些学子身上也时有发生。该如何解释?

       不是说大学生或者说名牌大学生就应该超凡脱俗,而是不能迎合社会流俗,这绝对就走错了方向,作为复旦这样的大学,应该具有自身的人文精神,应该发扬和推进自身的传统学术氛围,树立大学生独立的人格与创新的思维;如果连复旦的大学生都热衷于对港台明星趋之若鹜,甚至可以随意放弃学业操守去追星追俗,且不说教授会感觉生气,至少对复旦的形象是背道而驰的。如此庸俗的大学人文风气,很难想象能培养出一些什么样的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