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微博假自杀在消费谁的善心?

(2011-10-10 11:13:39)
标签:

杂谈

     据10月8日报道,昨日是国庆大假最后一天,一名资料登记为成都人的男子疑因失恋,在新浪微博发布了数张疑似“割腕”的照片。这条微博被超过2万名网友转发,并引发成渝两地的媒体官方微博关注。记者随后连线该男子的前女友,得知其并无大碍。该男子的前女友表示,这已不是他第一次闹自杀以求复合,她希望热心网友不要再转发微博,直言:“他没事,在重庆学校,你们真的都被耍了。”,记者试图拨打该男子的手机求证,但他的手机一直处于通话中,随即关机。

 

      如果联想到之前数万名网友爱心接力一般的转发呼救、以及引起当地官方部门的施救等动用社会资源的情况,她前女朋友的这一席话,无疑让这个社会原本就已经奢侈的爱心和善良受到了一次无聊更无情的愚弄,更让公众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普遍真实性可靠性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如此恶作剧一般的假自杀闹剧,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大众传播,显然已经就不仅仅只是其个人的自由,而事实上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冲击,在愚弄了网民和社会的善良后,更直接或潜在的涉嫌浪费社会公共资源,这又让那些善良的人们情何以堪?

 

      众所周知,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最广泛也最直接、快速和普遍的公共传播工具,但网络却在给人们提供巨大方便的同时,毫无疑问也越来越凸显出由于某些心术不正或蓄意欺诈造谣传播虚假信息的工具,给网络功能蒙上阴影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类似这种大学生无所顾忌的网络直播“假自杀、假割腕”等以炒作为目的的极端方式来欺骗公众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所以针对类似故意在网络制造可能引发社会不安、或具有造谣惑众、欺诈性质的网络行为,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惩处措施,即要设法维护和保护网络的开放性,确保公民的网络自由,也要设法保护公民不因为恶意的网络行为而受到伤害,就比如象这种制造假自杀所带来的后果,看起来只是闹剧,但谁又能说这也是合理的网络自由呢?毕竟这种恶劣的行为伤害了网络的公信力,更伤害了整个社会的善良和爱心,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长此以往,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