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前行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日。
可怕的记忆又重新浮现,那天崩地裂的一刹那,那个摆满了学生尸体的操场,那在夹缝中仍死死挣扎的少年,那雨水中泪流满面无家可归的一群同胞……
都说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但我想那不是遗忘,只是封存,封存在心底的某个角落,一旦找到某个可以宣泄的窗口,一切都会恣意流淌,就像今天,在这么一个“周年纪念”的仪式下,这一切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被释放出来```
没有时间亲临灾区,静静地纪念,也好。用心,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何为纪念?与其说是为了纪念那些一年前遇难的死者,不如说是一年后,生还者对自己灵魂的一种祭奠。有人说生者比死者更需要这场周年纪念,的确,逝者已逝,他们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可我们这群生者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对于生者而言,周年祭奠是一种解脱,借助这个仪式,减轻灾难压在我们精神上那些沉重的东西。要知道并非每一种有关灾难的记忆都必须铭记,有些价值永远都该铭记,比如教训和反思。有些东西必须遗忘,不能永远压在我们的心头成为精神重负,比如对死亡的痛苦记忆,目睹灾难后的精神阴影,还有灾难引发的悲观、绝望、噩梦等等。周年是一个精神门槛,是一个记忆的分水岭。经过了周年纪念,许多人就可以部分地卸去一些精神重负,告别那些对灾难痛苦记忆的沉缅,重新面对新的生活。一代人巨大的心理伤痕,需要在这个记忆召唤、情感共鸣的历史节点上,在一次精神弥撒中被抚平。
更重要的是,周年祭奠是为了铭记,为了拒绝遗忘,为了在远离时效的角度上更深入地思考那场灾难。许多价值,需要即时的反思、盘点和铭记;可有许多价值,是需要远离历史现场和当时情境,才会看得更清楚,思考得更深入,更清晰地看到真相,更理性地面对现实。(中国青年报)
我们该知道:纪念汶川大地震,绝不是要我们沉浸在昨日的苦难里,而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尊重生命,铭记苦难,将给我们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