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商道
一个看似严肃又无趣的话题,今天却引起了我的兴趣,有意思的是缘起竟是一顿晚餐,一个充电器,一通对话……
昨晚陪同从广西过来的一位“贵宾”去吃饭,因是朋友,希望随意些,便一起约了曲艺界的一位前辈,几个朋友还连同我的管家阿姨一起出去聚餐。去的饭店不大,只有三层而已,但人却爆满,(难怪助理中午刚过就开始订房都未订到),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朋友是某商会会长,在当地算是知名人士,对于这种场合是见怪不怪,只觉坐到大厅有些不适,档次低,品味不够。
阿姨已经年过五十,辛劳了一辈子,虽然儿女孝顺且都事业有成,但却不愿意闲下来,一直在我家做事,照顾我的衣食起居。这样的场合阿姨并不陌生,但每每都觉奢侈、浪费,难以理解现在的年轻人。
因为我的手机没电了,助理便帮我在饭店内找充电器,四下打量后,竟发现没有
“别找了,这种地方不会有的,老板是要做生意的,安上充电器,得浪费多少电”---阿姨
“这个地方以后看来不能再来,连起码的坐充都没有,什么服务水平,难以理解这里竟然能爆满”----朋友
“这才是经商之道,得算计着来,大手大脚的怎么能发家?”------阿姨
“连顾客最基本的需求都满足不了,这样的经商之道,迟早要倒闭”-----朋友
这一中一老,就这样观点截然不同的“争辩”起来,也没人记得我的手机没电了,就连自己好像也忘了,只是被他们带入一种思考…
我不是一个商人,虽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圈子,有时也难免会客串一下这个角色,但终究我还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对于经商之道,不是很懂。但细想起是他们两人的观点似乎都没有错,只是对于我们来讲,阿姨的观点已经落伍了,对于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经不适用了。
如今,要想在商场里立足,要想真正做强做大,“俭”固然要“俭”,但得看是什么方面,要在“奢”中有“俭”,像今天的万能充,我认同朋友的观点,这就是这个饭店经营的一个小失误,现在人已经不仅仅要求服务到家,甚至更多的时候要求一种享受,尤其这个饭店既然定位为中高档的,那就应该符合自身的定位,不仅仅让顾客吃好。诚然这里现在生意很火,但如果延续这样的经营模式,不作改进,终有一天会被时代淘汰。
想起几句于经商有关的俗语“老王卖瓜 自卖自夸”“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被人们传送的经典如今也已经过时了,老王卖瓜,不夸别人怎么会知道?酒再香,藏在深巷中,永远只能独自享用。看看现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各种广告就不难理解,毕竟“美誉度”还是建立在“知名度”的前提之上的。
现在人们都把“商人”和“奸”相提并论,虽然有些道理但我不能全部认同,那也只不过是商人的一种谋生手段而已,我倒觉得商人是商品社会中担负着更多的责任的人,我依旧不是商人,还是信奉那句话“天道酬勤
Ok,洋洋洒洒的就论了一通,呵呵,最近会很忙,要连录几期节目,得去看稿了,各位有事评论留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