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品三农”?

(2007-10-10 10:54:10)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嘻哈娱乐
 

易中天“品三农”?

 

     昔日,身为厦门大学教授的易中天,手执教鞭,书桌青灯相伴,以钻研美学为营生。摇身一变,走向“百家论坛”,电视屏幕上开讲“三国”等通俗历史,随之声名鹊起,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学术明星”和“学术超男”。一本一本的大部头,他海纳百川似的全揽起来品个遍,近期易大教授又要品“三农”了,不过个人认为这个话题就是大了,9亿农民问题,光看书本和红头文件就能品的过来吗?

    据10月9日中国经济网所载“易中天新书《成都方式》关注‘三农’问题”一文称,在此即将新鲜出炉的皇皇大作中,他要开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基层民主、打造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三农”问题。

    或许正如他名字标举的那样,只有“变化”(易)才能“如日中天”(中天),深谙变身之道的“易超男”,而今又准备“变身”了,变为何者呢?俨然此时“易超男”又打算变回学者了,但并非“美学教授”的旧路回归,而是“筚路蓝缕”的“三农专家”。

    其实易中天“变身”,包括先前由学者向“学术明星”的“变身”和此次更有“狗拿耗子之嫌”的“三农专家”变身,即使外人看来有何千般不妥,却未必应该对其如此大动肝火。

    一则,诚如他自己所言,“我最害怕把人放在一个大一统的模子里面,一种专家型的学者一辈子只研究一本书只在一个领域,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人文学科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幸福。作为一个人文学者,我研究美学、文学、历史、美国宪法,两年以前又关注中国大西南一个城市的变化,其实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类幸福的关怀。”

    这就是他的理念,无须他人横加干涉的理念,我们有什么资格“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呢?又有什么资格以自己所处的一元去否认处于多元的他人?对频繁变身、变动不居的易中天持以反感,乃至敌视的态度,未必就能说明我们的学术立场多么坚定自觉,因为真正的学术从来都不会自视为亘古不变的铁律,也从来不乏兼容并包的科学态度,或许,恰恰说明的是我们学术视野多么狭窄,气量修养比之村氓野佬也何其狭小。

    二则,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大众传媒把易中天炒作为一个‘学术明星’、‘学术超男’的时候,其实也把他异化了。人们已经忘记了他本来是一个出色的学者。”或许,他的这本新书未必是“藏于名山”之作,正好比他“百家讲坛”上的讲座未必尽如人意一样,但它至少表现了一个学者或者“门外汉学者”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的关注吧?即使全盘谬论,也大可视作“反面典型”,为何尚未见其著作,便已经“摩拳擦掌”意欲“群殴而后快”呢?

    看来,只要是易中天的书籍言论,科学与否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无条件地排斥、否定便可大快人心,这是因易中天“背叛学术”而必然要“清理门户”,还是学术界某些“乡规民约、门户壁垒”有待要清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