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旅行,在国内外不少地方留下了屐痕,事后也留下了一些文字。但我这人还算不得“地行仙”,没有把中国乃至世界走遍的雄心壮志,更缺乏越是荒僻凶险之处越要亲临的冒险精神。能到哪儿去,能获得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心灵憬悟,多半靠缘分,而不是非常主动地去争取。我甚至尊崇这样的主张:“登山何必非极顶?”人生很短,世界很大,在有限的生命存在里,能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一部分景物欣赏一番,精神上得到沐浴,回到定居地能更畅快地过日子,也便知足了。随缘而作,也不仅是写游记如此,这是我写所有散文随笔的总态度。
我写的旅游随笔,很少全面介绍一处的风光,有的地方非常了不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很值得描摹赞叹,但是如果我觉得它并没能在哪一方面引出我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那我就宁愿不着一字;有的地方虽然别人写得已经很多,或别人不屑一写,但对我来说,有不得不倾诉的感受,那我就会欣然命笔,一吐为快;游完一处地方,往往不急着写,总得把所获得的印象感受消化一番,忽然灵感闪动时,才“欣然命脑”(我从1993年起已基本不用笔而用电脑写作)。我的文字也许不甚高明,但我却自信所写出的游记,从角度、内容和升华出的思想上,多半还是独特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最近敢于将游记精选集交付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原因。我希望自己的游记既可以使读者获得卧游之乐,也能多少引逗出些旅游之外的人生联想。
我觉得其实不光是游记,写文章就是写自己真实的感觉吧,不然不能触动自己,又何来触动别人呢?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有时虽然会骗过自己的眼睛,但文字依然把那种矫情的骗也反映了出来。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