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在那里——第一关隘多克拉(上)

(2012-10-29 14:08:26)
标签:

梅里

非传统外转

蓝爸爸

原创

旅游

分类: 2012-梅里非传统外转

     9月25日  晴到阴  马内通—多克拉垭口(4400米)—咱俗通—作阿江德前的无名地  16KM 徒步约7小时

   “你幸福吗?”“幸福。幸福就是终于站在了垭口。” 

http://s10/mw690/4ba79466n7ad0d48640b9&690
多克拉垭口像面墙壁般矗立在我们面前(我简单描绘了攀越的路线)。这时老何已变成了一个小点。

 

     8:20 马内通出发

    12:20 多克拉垭口

    14:15 咱俗通

    16: 10 到达作阿江德前的无名营地

 

    今天一天就忙着上和下:前半天海拔攀升1000米,后半天海拔下降约1000米。

    这个晴朗的早晨让我们没有过多地去想象多克拉垭口会是怎样的一个垭口,后来,当我遥望那片小小的白色的垭口时,说不清自己内心的感受,好象有一丝的畏惧瞬间闪过,虽然路并不险,只觉着好远好远,我要怎样才能到达那里呢?显然答案只有一个:爬。

    多克拉垭口海拔4400米,从马内通牧场到垭口海拔足足上升了一千米,但是路程却只有不到5公里的样子,就这短短的5公里,我们用了四个小时。马内通出来时的一段基本很平缓并延续着昨天的诗意,但这一切在到达另一个山脚下的营地时嘎然终止了。这时折向西进入森林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壁,山溪沿着乱石往下流淌,而我们就踏溪而上。“多克拉”意思是“石梯山”,因这山上多石,行路如登石梯而得名烂泥、湿滑都不足挂齿,因为倾斜角度和抬升的高度都比较大,加上乱石,攀登起来很有些费劲。我能稍微停下来站直并举起相机记录这段路的时候,基本都还是相比较好行的路段,还能心猿意马对付着,那些情况真正很糟糕的基本都是无力和无心去顾及。

    森林里光影斑驳,慢慢地我们将在山脚下需要仰望的山顶拉升到了基本平视的角度,而这时我们又站在了另一个山脚下。这里的视野失去了树木的遮挡,顿时开阔起来:近处是低矮的灌木,再后是大片的高山草甸。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当遥远的白色那小片进入眼帘时,我们突然间意识到:天啦,那是垭口,那里居然就是垭口,那么远。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最后虽然没跑死马,但差点就跑坏了牛。我们攀爬中,遇见一藏民赶着两头牛,其中一头牛中途就爬不动了,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往上,藏民实在无奈,正好碰到一村子里的熟人从垭口下来,就顺便请他带着那头牛回村,自己赶着另一头继续行路。

    这象一面墙壁般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垭口,让人有种敬畏的感觉,据说这里的佛和菩萨的齐聚之地,就好像寺庙里的大雄宝殿,周围的座座山峥嵘峙立,分别都是佛和菩萨们的化身。这个垭口还是外转者想结束余生的地方,美国学者洛克曾就这个垭口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写道:川流不息的朝圣者们嘴里念着嗡嘛呢叭咪吽,手里转着转经筒走在山路上,他们认为这样做极具价值。他们中甚至有人从多克拉跳下去自杀,因为死在如此神圣的地方意味着来生将获得解救。

    走十几步就得停下来喘口气休息一会,那时我都会拍下那个垭口,看着它在视线里越来越大、越来越近,却因为上气不接下气没功夫去欣喜。就这样走走停停,一段段地向前移动,步履维艰,脑子里没有太多的思想,只想着坚持下去。有些事一旦开头就没有路可退,只有前行才是唯一。

    终于站在了多克拉垭口,这时距离刚刚第一眼看见它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小时。垭口由北向南横亘,风呼啸,狭长的山口经幡遍布,它们犹如一道道彩虹般飞架在空中,这里应该是外转路上经幡最壮观、最撼天动地的一处。老何和农布在此挂上了我们的第一个经幡,我也抛洒了风马,祈祷我们一路平安顺利。这个垭口上居然有移动信号,给LG发了条短信:我很好,还活着。

待续......

http://s16/mw690/4ba79466ncc9c761247bf&690

http://s2/mw690/4ba79466ncc9c767846b1&690

http://s12/mw690/4ba79466ncc9c76ac14cb&690 
http://s11/mw690/4ba79466ncc9c8104b2fa&690

http://s2/mw690/4ba79466ncc9c8167c1a1&690
 

http://s3/mw690/4ba79466ncc9c81b34f82&690

 

http://s12/mw690/4ba79466ncc9c806bf46b&690

离开这片满是经幡的营地后,就要开始进入森林攀登陡峭崎岖的山壁了。


http://s14/mw690/4ba79466ncc9c7ab43b5d&690


http://s3/mw690/4ba79466ncc9c7a1275f2&690

http://s12/mw690/4ba79466ncc9c7a58434b&690  

http://s6/mw690/4ba79466n7adc72b684b5&690

http://s16/mw690/4ba79466ncc9c7c97d20f&690

我能停下来拍摄时基本都还算是稍好行的路段。

http://s5/mw690/4ba79466ncc9c7db51284&690

http://s8/mw690/4ba79466ncc9c7cd92577&690 原本需要仰望的山顶已经可以平视。

http://s7/mw690/4ba79466ncc9c7d677f66&690

鸟瞰一下刚刚经过的那个营地。 

http://s9/mw690/4ba79466ncc9c7dfb3598&690

那小片白色居然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垭口:好遥远啊。

http://s12/mw690/4ba79466ncc9c75b7fbfb&690

http://s3/mw690/4ba79466ncc9c886e66e2&690

http://s7/mw690/4ba79466ncc9c88bc0c36&690 近了,又近了点。

http://s7/mw690/4ba79466ncc9c88f8a396&690 老何中途充当了回放牛娃,因为那个藏民得去对付那头不肯赶路的牛。

http://s12/mw690/4ba79466ncc9c89a0c9ab&690
即便是同行者,在这条外转经的路上也经常需要彼此俯视和仰视。
http://s7/mw690/4ba79466n7adc74219626&690 那个第一眼看到垭口的地方现在已经远离了我们。

http://s4/mw690/4ba79466ncc9c89f61ef3&690  
http://s11/mw690/4ba79466ncc9c8a5ea80a&690

而曾经遥远的垭口却越来越近了。

http://s6/mw690/4ba79466ncc9c882a2205&690

终于站了这里。

http://s10/mw690/4ba79466ncc9c8aaef849&690

长的这条就是我们挂的经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