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乖”,我们可以不暴躁!

标签:
育儿两岁尿床打人好奇心暴躁淘气不乖 |
分类: 育儿心经 |
http://s10/middle/4ba77bbegb1dc3ef80199&690
全职妈妈两年,特别的独特一天,很多事情都象赶场子似的凑在今天,先记下流水帐。
1.地图记
迷糊中感觉软软的好象在抚摸我的脸,“妈妈、妈妈”,醒来吧,新的一天开始,小宝贝儿呼唤我喽!豆豆看我睁眼,马上坐起来冲着我乐“大晴天”。我也很利索的坐起来,准备照顾豆豆尿泡,有了豆豆养成的好习惯从不赖床。“尿床了!”再一翻,天呐,大床也未能幸免,隔尿垫夜里没上班?豆豆听着,光屁股乐呵呵坐着“羞、羞...”小手食指还在脸上比划着,看那可爱样儿我无语。洗吧!晒吧!幸亏今天太阳公公上班。
2.挨摔受伤
帮豆豆穿好衣服安排他在沙发上玩儿,就开始收拾被褥,“咚”的声音大的让我不得不第一时间冲向沙发,豆豆仰面朝天躺在地上满脸的惊恐状,哭声跟着也来了。豆豆很少为摔倒哭的,这次是吓到了,估计是搬靠垫的时候没站稳从沙发上直接翻下去。看着旁边支门的铁角,再看着豆豆脸上的划痕,好险!好怕!抱起豆豆好心疼,孩子的头钻进我的臂弯,胳膊紧紧的抱着我的腰,不管发生什么,妈妈永远是孩子最好的依靠。豆豆哭了几声,抬起头看着我噗嗤乐了,孩子的痛苦真是短暂的,没有心理负担,来的快去的也快。幸亏孩子没有碰到铁角上,幸亏孩子摔到地上那块正好放着地垫。
3.和电脑争宠
豆豆特别不喜欢我用电脑,也不喜欢我戴眼镜,我习惯性的动作是戴眼镜下一步就是坐在电脑前,豆豆不喜欢。有事需要用电脑处理,豆豆在旁边先是拉着我的手表示不乐意,然后是“妈妈抱看看”,上来先把眼镜给摘掉,接着就是哭闹以示反抗。哭吧、哭吧不是错。幸亏豆豆总是轻轻的把眼镜放在桌子上,要不得换多少副。
4.向小朋友动手
真不想讲豆豆是打小朋友了,但在成人眼里这的确就是对打人,不礼貌不尊重,对别人的伤害。入冬了地上还有很多树叶,豆豆每次出门都会捡些叶子送给妈妈,留给自己。派出所门口的空地阳光充足,看到几个孩子在那儿玩儿,我和豆豆朝那边去。豆豆平时没有固定的玩伴儿,我感觉孩子很孤单,我习惯带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一起玩儿。一个小女孩在学走路呢,我看着喜欢,就指给豆豆看:“看小妹妹学走路呢”豆豆拿着手里的树叶冲着小宝贝儿的脸过去,我担心碰到孩子用手抓住了豆豆的胳膊,连忙向老人道歉安抚孩子。是我自己太紧张了吗?豆豆只不过是想送叶子给妹妹,离的太近了?想到这儿,我就给豆豆讲并且做示范,送的时候叶子要竖起来,不能横着,这样拍过去妹妹会害怕。豆豆也乐于接受,还按示范的样子把叶子回送给我。“对了,送的时候要把叶子竖起来。刚才给妹妹的姿势,妹妹会害怕,豆豆是哥哥,还要学着照顾妹妹。”
过会儿来了戴帽子的姐姐,帽子是棉服上的,“来了个姐姐一起玩儿”,豆豆听到看到,手里还是拿着叶子,从姐姐帽子的侧面落下去。我的心里好紧张接着又是道歉,两岁半的小女孩不知是被我这个阿姨的道歉吓到了,还是被弟弟的举动吓到,哭着要奶奶抱。这次我的语气加重:“豆豆你这样做不对,把姐姐都弄哭了,给姐姐说对不起我做错了。”我把豆豆拉到一边:“妈妈给你讲见到小朋友只能说你好轻轻的拉手,要不姐姐会害怕的,还能和你一起玩儿吗?妈妈陪你给姐姐说对不起,以后一定不这样,好不好?”也不知豆豆是不是真的明白,也不确定我的判断和表达是不是准确,抱起豆豆去找小姐姐,豆豆说:“对不起”还伸出手想拉姐姐的手。小姐姐在奶奶怀里躲闪着生气、害怕?“告诉姐姐豆豆错了,姐姐不哭。”“不哭不哭”一边说还一边摇着头。当时能想到的都做了,待了会儿心里乱乱的,再次致歉带着豆豆离开了。
5.好奇心和占有欲
豆豆感兴趣的事情特别多,从出门下楼梯开始,慢吞吞的走一路停一路,楼道的电视盒、电话箱、网线、对联、墙上的广告电话、门口的地垫......总之能看到的他都会问然后讲给我听。可想而知,这的一路得有多少的停顿,卖熟食的停下来看切菜拌菜,纯净水箱前看投币、刷卡、打水,超市门前的喜羊羊灰太郎、路边的干果摊、水果摊......
有些时候孩子会提要求,我想拿、我想坐、我想要......可做妈妈的不想给孩子物质上的无限满足,无原则的满足只能误导孩子对物质需求的认知。抠门妈妈一次次的伸出食指比划着一强调:“豆豆记着没?每次只能拿一个!”,呵呵,这样做妈妈是不是有点小尴尬?
6.豆豆屎和狗狗屎不同
早上的时候豆豆在便盆拉屎,安排好后我就开始洗碗整理屋子,“豆豆拉好了,喊妈妈擦屁股”,这一讲不要紧,豆豆把盆弄个底朝天,洒了一地。同样的场景又在中午出现,崩溃吗?豆豆很知道狗屎脏的,走在路上,只要提醒他:“狗狗屎”,会用手捏着鼻子小心的绕开走,难道在孩子眼里豆豆屎不脏吗?
今天这些多少有些烦躁,可能本身是自己的情绪低落期到了,孩子不巧被拉进来。全职妈妈开始和朋友们一起的时候少太多,每天和我沟通最多的就是孩子,有些情绪不能从正常的渠道释放。幸亏在博客里遇到笑妈,就象个未曾蒙面的朋友,在她那里收获太多,不管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孩子给我的启发很多。就今天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问题,耐心对待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是必须要做的,呵呵。
1.孩子都可能会尿床的
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有可能尿床的,先放宽心接受孩子的特殊时期。每天睡前我都要问豆豆:“豆豆晚上尿泡怎么办呢?”“妈妈尿泡”,然后指着床说:“羞羞”。呵呵,告诉孩子要找妈妈帮忙,总有一天孩子能说到做到的。这阵子我尽量早睡,其实孩子每次尿泡之前都会动的,我睡的太沉耽误了。
2.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
豆豆经常在沙发上玩儿,上面的靠垫是活动的,我立马给它重新找个家安置好。帮助豆豆回忆刚才是怎么摔的,给豆豆讲什么是危险的,怎么做才能避免从高处摔下去,慢慢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3.多点时间陪孩子,引导孩子独立玩耍
没有特别的事情尽量不用电脑,多些时间陪孩子。告诉孩子妈妈需要时间处理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也要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不是故意冷落他。同时引导孩子,可以自己玩,妈妈有空了会陪着一起游戏。
有次我用电脑,孩子依旧在坐在那里看书,指指点点的嘴里还念叨着“风,呼呼!下大雨打伞......”。悄悄的回头看了一眼,心里美滋滋的。给孩子时间,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这样的场景再不会是什么稀罕的景儿。
4.帮助孩子明白和小朋友相处的分寸
豆豆和小朋友动手,我不想定义为打人,没有同情心、没有同理心?可是豆豆看故事书的时候,小兔子的家被狐狸霸占,伤心的哭着,豆豆还用小手摸着小兔子说:“不哭不哭”。有种可能是孩子还不知道怎样和小朋友相处,把握不好分寸。我也观察发现有时候我讲类似“来了个小妹妹”之类的话时,豆豆动手的机率就更大,日后避免说这类话,孩子自己选择玩伴。
这几天我在测试一个方法,剥夺豆豆的“爱”。当天回家我就想眼看豆豆一天天长大这怎么办呢,当下我就问豆豆:“喜欢吃果冻吗?”果冻和饼干是豆豆爱吃的零食,饼干天天吃,果冻极偶尔才吃一个。话刚出口,猛的一机灵:“正常的行为习惯我还要再给豆豆奖励?”紧着转换思路:“那喜欢吃饼干吗?”这两个答案一定都是“是”。“那豆豆和妈妈说好了,每天能和小朋友好好玩,豆豆就吃饼干,今天的饼干咱们就不吃了,好不好?”“好”“如果玩的小朋友多,我们要排队等着;小朋友的玩具豆豆想玩要问小朋友同意才能动;和小朋友一起玩儿要轻轻的。”说最后一句的时候我也在心里嘀咕“轻轻的?豆豆向小朋友动手时候也都是轻轻的呀,难道要讲不能离小朋友太近或者不能碰小朋友?”这是个疑惑,到今天依旧是。呵呵,来访的博友欢迎多多拍砖,给迷糊妈妈指点迷津呵。
正巧那天遇到个姐姐用工具玩土“做蛋糕”还热情的招呼豆豆一起玩。刚开始豆豆只是看,玩熟络了,就想去动姐姐的玩具,“豆豆要问姐姐同意吗?”“不同意”姐姐答。豆豆还在用力的朝玩具的方向去,“豆豆想还想吃饼干吗?”很见效,立马安静了。
这个办法好的地方是遇到孩子在当时不理解或者不能做好的时候,对孩子它是个很有效的提醒。他可以不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当时的场景孩子也可能听不进规劝,但只要一提到饼干孩子就能想到和妈妈的约定,这么做就会没饼干吃。先用饼干提醒做应急处理,事后孩子平静时再摆道理或是借故事讲给孩子听。想着用这个提醒来帮助豆豆区分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不知这种变向的惩罚会不会对孩子有其他的负面影响,继续观察中。
5.帮助孩子认知世界,引导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
呵呵,有好奇心是好现象呢,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兴趣,日积月累会有更多新的进步。
可以提前给孩子有个约定,每次只能拿一个。慢慢给孩子分清什么是需要的、不需要的;不买的东西不能动;需要东西和妈妈商量好再拿;买东西是需要付钱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6.告诉孩子怎么做是对的
孩子把便盆推翻,少些责怪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豆豆屎要倒在厕所马桶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性的去指责孩子,却把最重要的“应该怎么办”忽略了。中午再次搞翻我才想起,第一次什么没说心有不满清理了,根本没给孩子有用的信息,中午才补上。第二天豆豆解决完,起身就拿起便盆朝厕所去了,不用我碰,我还是战战兢兢的紧跟在后面去了,孩子的表现告诉我这真是多余。另外计划着结束清理便盆的日子,买个儿童马桶圈搁着,豆豆直接用马桶喽!
孩子是个小天使,需要好好呵护,给孩子简单有效的信息,会看到我们期望的结果。孩子“不乖”的时候,我们选择不暴躁,平静的心面对孩子,才能有更正确的思考。